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标解读( 二 )




与“三会”对应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别是:


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
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 。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标解读

文章插图



接下来,就是2022版课标,也就是这次很多媒体解读一堆的“新课标”:


2022版新课标把数学教育的核心素养统一表述为“三会”,只不过比2017年课标更进一步的地方是,把“三会”的表现形式细致化,分别描述了“三会”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具体表现 。


一会“数学的眼光” 。


数学的眼光是什么?是数学抽象 。


数学抽象的对象主要就是数量与数量的关系,图形与图形的关系 。


  • 那小学阶段要培养的数学眼光就是:符号意识、数感、量感;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


  • 初中阶段要培养的数学眼光就是:抽象意识;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


  • 高中阶段要培养的数学眼光就是:数学抽象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标解读

文章插图



二会“数学的思维” 。


数学的思维就是逻辑推理 。


逻辑推理主要是两种形式:


一种是基于思辨的推理,称为演绎推理 。是从设定的前提命题出发进行的推理,命题涉及的范围从大到小 。因此,如果前提命题正确,那么结论命题就必然正确 。


一种是基于经验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是从经验事实出发进行的推理,命题涉及的范围从小到大,因此,即使前提命题正确,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正确 。


  • 那小学阶段要培养的数学思维目标:能够形成一些推理意识;运算能力


  • 初中阶段数学思维目标:逐渐形成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 高中阶段数学思维目标:形式化的逻辑推理;运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标解读

文章插图



三会“数学的语言” 。


数学的语言主要是数学模型 。


  • 那小学阶段要培养的数学语言目标:能具备一定的模型意识,数据意识;应用意识 。


  • 初中阶段要培养的数学语言目标:模型观念,数据观念;应用意识 。


  • 高中阶段:模型思想,数据思想;应用意识 。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标解读

文章插图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标解读

文章插图

新课标下数学到底怎么学?


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还能记得自己初中学的数学吗?方程式、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函数等等?


我相信很多人都把这些知识忘的一干二净了 。以至于现在不少人的数学其实只是停留在小学算数的阶段,以为数学其实就是算数 。


把数学理解为算数,其实是非常大的误解 。通过上面的解读,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数感、运算能力,只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很小的切面,


当然,也有一些瞎胡扯的解读说数学运算能力被弱化了,数学运算能力是基础,怎么可能被弱化?运算能力不行,高考题都算不过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