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拥抱的“元宇宙”,新瓶里装的多是旧酒( 二 )


从Facebook的布局来看 , 它所宣称的元宇宙的入口是VR设备 。 VR设备发展与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几乎一致 。 硬件厂商提供硬件设备和应用平台 , 开发者们提供应用和内容 。 共同形成用苹果的手机 , 玩腾讯的游戏 , 刷字节跳动的短视频 , 在淘宝上购物的场景 。
目前VR设备的主要供应链厂商们 , 也几乎都是主流智能手机的供应链们 。
几年前AR/VR产业火热时 , 就有不少业内人士将AR/VR设备当做“下一代智能硬件” , 随后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AR眼镜更偏2B , 小范围应用于医疗、工业制造等领域;VR则几乎是单纯游戏机 , 且没有足够好玩的游戏 。
即使套上了“元宇宙”的包装 , 也无法改变AR/VR设备“目前不是刚需”的现实 。 前述用户提到 , 虽然体验很好 , 但并没有太多使用场景 , 只有一些相对简单的游戏和视频内容 。 而且VR头盔的使用场景有限 , 只能在室内空间较大的地方使用 。
多位行业人士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 , 距离“元宇宙”的实现还差得很远 , 只能说是刚刚起步阶段 。 同时 , 他们都提到 , 现在对于元宇宙的定义都不明确 。
许多人认为 , 元宇宙就是建立一个虚拟世界 , 类似电影《头号玩家》里描述的画面 。 除了VR设备 , Facebook此前还发布了VR社区Horizon Worlds 。 佩戴VR设备后 , 用户可以进入Horizon这一虚拟社区 , 与其他用户社交、游玩 , 并自由规划、布置自己的世界——比如 , 选择一个绿色锥形 , 放大 , 置于山坡 , 它便成了你的世界中的一座小山 。 目前 , 该社区还处于测试阶段 。
另外 , 标榜元宇宙的还有一些可以提供虚拟形象的企业 , 例如有自定义虚拟形象功能的社交App Soul , 宣称“打造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今年9月软银投资虚拟化身技术提供商DNA Block , 该公司通过AI技术为用户提供虚拟形象 , 也宣称自己是“元宇宙”;日本游戏社交公司GREE将提升虚拟形象的远程社交体验作为元宇宙项目的第一步 。
这些应用、功能、服务并不新鲜 , 互联网的出现早已经让很多用户体验过“虚拟世界” 。 一位游戏行业人士向《财经》采访人员提到 , 最早QQ就已经具备的一定的虚拟体验 , 有社交、游戏、QQ秀、农场、宠物、QQ空间等 , “现在市场上这么多说法 , 仔细看还不如十几年前的QQ 。 ”
扎克伯格称 , 元宇宙会让你置身于体验之中 , 而不仅仅是看着它 。 例如 , 你可以像全息图一样瞬间传达到办公室 , 无需通勤 , 和朋友一起看音乐会 , 或者坐在父母的客厅里 。
但是 , 这些功能是否真的有必要还未可知 , 可以确定的是 , 这需要大量基础技术的支撑 , 以及足够庞大的用户体量和生态环境 。
概念先行 , 行业跟进
中国目前对于元宇宙动作最大的是腾讯和字节跳动 。
公开资料显示 , 腾讯游戏天美工作室群已开启新的工作室序列“F” , “F”代表“Future” 。 新近成立的F1工作室负责多款天美原创3A游戏(投入高制作费用、高营销成本)、开放世界游戏项目的研发工作 。 产品的远期对标方向 , 是电影《头号玩家》中的虚拟社区“绿洲”(Oasis) 。 早在2019年5月 , 腾讯与Roblox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也是股东之一 。
除了投资代码乾坤和收购Pico , 今年2月 , 字节跳动全资子公司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视觉计算平台摩尔线程 , 去年7月 , 该子公司入股3D视觉技术提供商熵智科技 。
目前业内对于元宇宙的期待集中在社交与娱乐方向 , 腾讯和字节也是这两个方向的重要参与者 。 此外 , 这两家企业也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以及长期资金投入能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