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看家具的牙( 二 )


站牙
站牙 , 是指立在墩子上 , 从前后抵夹立柱的牙子 。 常见以直立的方式连接在座屏立柱、衣架底座、灯架站杆的前后或两侧或四方 , 也叫“坐角牙子” 。 与平放在地面上的横木墩子相接合 , 是一种形式感非常突出的装饰部件 。
其雕刻图案的题材主要有卷草花纹、螭龙纹、蝙蝠纹等植物动物纹样 。 卷草花纹呈宝瓶式 , 玲珑剔透;螭龙纹顺势向上而起 , 活灵活现;蝙蝠纹灵动活泼 , 富有生机 。

牙头

牙头 , 一般是指牙条两端下垂部分 。 不论是与牙条一木连做的 , 还是另外安装的均称为“牙头” 。

其常设于桌、案、椅、凳的腿足左右两侧 , 与腿足部分相连向下作转角 , 整体呈对称式组合构图进行装饰 。 常见的纹饰主要有卷云纹、灵芝纹、卷草纹、龙凤纹、如意纹及各种多变的几何纹等 。
明清家具的牙头以“平肩榫结构”、“插肩榫结构”、“夹头肩榫结构”为承载 , 加饰各种题材的纹样图案 , 由此形成独立、规范的装饰部件 。夹头榫案子中不同牙头的造型表现

  • 平肩榫结构
平肩榫结构采用挂榫的方式连接 , 牙头展现于外 , 腿足收敛于内 。 结构功能方面来讲 ,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腿足与面板的连接 。 结构本身为光素 , 视觉美的感受力薄弱 。 雕斫者居多 , 局部浮雕或满雕 , 常刻有云头纹等纹饰图案 , 意在弥补牙头完全裸露于外所造成的 , 视觉上腿足横向割裂而导致的对家具整体节奏流畅性的破坏 。 视觉上来讲 , 其表面雕斫越繁缛 , 割裂感越强烈 , 未完美彰显出视觉感显著的效果 。
  • 夹头肩榫结构
夹头肩榫结构是在腿足的顶端开榫 , 与案面下的榫眼相接合 , 腿足的上端作出开口 , 牙头及牙条嵌夹于开口之间 。 夹头肩榫结构下构件接合有两种形式 , 一为牙头或割角与牙条相接 , 二为平板拼接于牙条 。



二者相较 , 前者更具科学性 。 原因有二:其一 , 使得板面本身的干缩湿胀性容易损坏牙头、牙条进而影响其装饰功能的问题得到缓解 。
其二 , 则是在视觉力感受方面 , 顺接腿足向上之力 , 与案面交汇 , 构成三角形式的框架节点 , 纵向力得到均衡 , 同时将案面承受之力分散于四面腿足 , 视觉力向水平方向推延 , 腿足与案面直接相交的视觉唐突性大大减弱 , 对称式牙头的视觉间断性也得到缓和 , 从而使家具框架结构的整体性显著增强 。



  • 插肩榫结构
插肩榫与夹头榫结构相似 , 但其在腿的外部削出斜肩 , 牙条下端形成与腿足接合时剔出的槽口相匹配的部分 。

当牙条与腿足接合时 , 牙条进入槽口夹于其中 , 案面的受力关系使其自然下落至腿足的斜肩部分 , 形成平整光滑的齐平式表面 , 且受力越大 , 与腿的斜肩结合更紧密 , 从结构功能方面来讲 , 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构件的牢固性及承重能力 , 同时更能完美展现牙头、牙条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 清 黄花梨插肩榫如意云纹翘头案牙板
牙板 , 是一种家具面框下设置在两腿之间具有结构功能的横向装饰构件 , 在平肩榫、夹头肩榫、插肩榫中都有出现 。
  • 平直式牙板
平直式牙板 , 即指牙板形制使用平而直的牙条 。 明清家具中多出现在桌案、椅凳、床、柜类 , 光素者居多 。 自然木纹与牙条之线形交相呼应 , 相得益彰 。 平直的素牙条与光素牙头的接合形式 , 桌案类出现在长方桌、平头案、条案中;椅凳类主要出现在玫瑰椅、四出头官帽椅、灯挂椅、条凳、春凳、方凳中;床类则出现在架子床和罗汉床中;柜类集中分布在圆角柜、立柜上 。 雕斫者 , 常见于炕桌、方桌、长桌、平头案、条案、罗汉床等家具中 , 浮雕回纹、卷草纹、折枝花鸟纹、梅花纹、玉宝珠纹、拐子纹、云纹、夔龙纹等 , 纹饰丰富饱满 , 以造华丽优雅之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