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在业务加速转型升级下 , 对于“联想”两个字 , 近些年业界旧有认知不断被打破 。 这其中 , 物联网大趋势下联想的AI技术创新与应用尤为值得关注 。
先是9月初 , 联想在其创新大会上向大众展示了联想大脑-Edge AI平台 , 要为用户提供云-边-端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AI服务 , 赋能各个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然后在10月23日的2021中国物联网产业领航者峰会上 , 联想又明确表露了其未来物联网发展策略 , 即在边缘智能服务器、工控机、边缘计算网关与触控一体机等四大产品线基础上 , 依靠Edge AI平台聚焦制造、零售、医疗、金融四大领域 。
基于自身优势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共同作用 , 联想商用IoT业务正在进入快速发展周期 , 带动联想从业界认知到业务实际的重要升级 。
文章图片
物联网产业“J型曲线”趋势明朗 ,拥有前期优势的联想再借力AI?
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中国 , 近几年物联网的发展无疑十分迅猛 。
就在9月底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物联网在未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底层地位确立 , 大量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机遇等待挖掘 。
这时候 , 原本拥有相关产品生产经验积累的联想将商用IoT业务提到了新的高度也就顺理成章了 , 而Edge AI平台的推出 , 则与物联网对AI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密不可分 。
事实上 , Edge AI既是联想推出的平台名称 , 同时也是普适技术概念 , 它是相对于Cloud AI而言的 , 即AI的计算和结果输出在边缘端设备自主完成 , 在数据安全、计算实时性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 在物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 , Edge AI的市场也逐步扩大 , 知名研究机构高德纳就认为Edge AI将在未来两三年成为主流 。
所以 , 现在正是Edge AI从蓄积力量到高速增长的窗口期 。
在物联网终端和AI技术已经经历长时间积累后 , Edge AI正面临爆发式增长 , 其过程 , 很类似于经典“J型曲线” , 由美国政治学家布雷默在研究了大量的组织发展样本后提出 , 其特征是先慢后快 , 前期稍平缓(积累期) , 经历一个宽幅的拐点区域后 , 开始快速增长:
文章图片
对联想而言 , 未来几年Edge AI预料之中的高速发展 , 意味着现在正是突破“J型曲线”拐点的关键时刻 。 而在“J型曲线”理论中 , 突破拐点的条件包括两点:
一是“拐点”之前相对低速的发展过程不能是“等待” , 而是发展条件积累的过程 。
这方面 , 联想已经拥有了深厚物联网产业积淀 。 无论是边缘端还是云端 , 在硬件产品和方案上联想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领跑者 , 对于商用IoT , 联想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技术积累和落地经验 。 此外 , 多年来的创新研发还让联想在CV、NLP、知识图谱、数据AI等AI能力方面都有了不错的能力储备 。
二是在长期积累后 , 需要有将各种能力积累转化成为业务增长的契机 , 形成“拐点”后高速增长的“trigger” 。
对联想来说 , 这个trigger就是Edge AI开始走出了与行业通常做法不一样的路径 。 具体是怎么做的 , 要从联想Edge AI打出的三张牌看起 。
打出“剑走偏锋”的三张牌 ,联想Edge AI得到了什么?
在业务基础、经验和积累之上 , 联想推进Edge AI处处体现出与行业通行做法不太一样的地方 , ·用“剑走偏锋”来形容不为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