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3月发布的刑事判决书显示 , 爱房筹平台以众筹形式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募集投资款 , 通过房产的增值及租赁实现获利 , 并承诺年化收益10%-18%吸引客户投资 。 截至2018年10月 , 共有213名被害人报案 , 涉案数额4525.78万元 , 造成损失4375.5万元 。 陈宏楷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 并退赔违法所得 。
10月25日 , 就前述兑付方案真实性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多次联系前海房筹方面了解具体情况 , 但未获得对方回复 。 而扮演第三方平台角色的中币国际交易所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未在正规应用商城内找到下载渠道 , 其运营方也无处查证 , 只能通过“客服”提供的链接进行操作 。
而在“爱房筹官方签署清退兑付群”中 , 也有用户留言提示谨慎行事 , 小心被二次收割 。 还有部分用户声称已经拿到了前期回款 , 正在等待最后一期 。 但当被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时 , 该用户仅提供了一张银行卡到账截图 , 其身份真实性仍有待考证 。
更有趣的是 , 为了防止用户上当受骗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向群内一名发言较为积极、看似为真实用户的人员发送私信进行提醒 , 强调平台真实兑付不会要求用户再次付款 。 随后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立即被“踢”出群聊 , 所谓与“银保监会”工作人员对接的小群也被迅速解散 。
对此 ,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 , 在电信诈骗的骗局中 , 为吸引真实用户 , 骗子往往会分饰多个角色 , 增强骗局的可信性 , 使用户放松警惕 , 只为诈骗一人 。
在苏筱芮看来 , 围绕网贷平台回款产生的骗局 , 对目标用户的定位具备一定的精准性 , 一方面体现出骗子利用投资人回款心切而设定专门话术 , 将监管机构名称、银行账户等信息自然融入 。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部分网贷平台在清退阶段 , 或是早已失联 , 回款处于无序状态 , 使得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
二次收割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进一步调查发现 , 除了“爱房筹”外 , 此类打着互联网金融平台回款旗号的诈骗行为并不少见 。 通过收集到的用户信息 , 以邮件、短信等形式广撒网 , 以“优先回款权”“提前回款”“内策回款”等话术 , 行电信诈骗之实 , 对渴望回款的投资人进行二次收割 。
针对这一情况 , 已有地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组发布了风险提示 。 9月8日 , 南宁市金融办就网贷平台回款不实信息发布风险提示 , 指出广西钱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 而一些机构或个人以提供该公司回款为名 , 引诱出借人“加群” , 利用出借人急切回款的心理实施诈骗 , 已将有关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处置 。
南宁市金融办提醒 , 清退集资资金需司法机关依法统一清退 , 出借人务必提高警惕 ,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 切勿轻信能“提前回款”的承诺 , 更不要向群里任何个人和单位汇款 , 谨防上当受骗 , 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 , 可主动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
苏筱芮同样指出 , 用户在收到相关提示信息后 , 要首先关注此类信息的发布者身份 , 是否具有其为官方人员相关的有效证明;其次认准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公开渠道的公告信息 , 骗子常常通过微信、QQ群等社交软件来隐藏行踪 。
“在日常生活中 , 还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 , 包括个人身份信息、投资记录、银行卡账户等敏感信息 , 在不确定的状态下不轻易填写或透露 。 ”苏筱芮补充道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岳品瑜 廖蒙(北京商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