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售货员告诉我 , 因为我说的不是标准普通话 , 智能手机识别不了就不能打开语音功能 。 ”李大爷感觉又气又好笑 , “智能手机难道这么不智能吗?”
此外 , 李大爷发现 , 手机上捆绑的非必要App数量太多了 , 这些App每天在通知栏中发布各种提醒信息 , “通知栏都被占满了 , 很多时候很难分辨到底哪些是真实有用的信息” 。
同样为手机屏幕上一堆App犯愁的还有家住江苏苏州的李大妈 。 前不久 , 女儿给她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并调成“老年人模式” , 还没等她开心几天 , 就遇到问题了——这个App不知道怎么用 , 那个App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 用起来很不方便 。
“孩子们说要和我视频通话 , 这才买了一部新手机 。 结果满屏幕的小红点(App未读信息) , 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 ”李大妈说 。
采访人员在不同的手机中开启“老年人模式”进行体验发现 , 一些手机只是把App按照拼音首字母进行排序 , 界面杂乱不堪;在打电话一项中 , 一些手机厂商并没有快捷拨号选项 , 也不能通过拨号界面输入数字进行快速检索;在智能语音过程中 , 一些手机无法打开健康码 , 一些手机无法呼叫电话号码;还有一些垃圾信息或者广告信息等不能及时被屏蔽掉 。
李大爷提到的智能语音识别问题 , 在采访中 , 也有专家提出 , 从目前智能手机本身的设计来看 , 智能语音对于方言的识别并没有很好的表现 , 很多老年人不能很好地使用普通话 , 在语言上方言的输入偏差是各个手机厂商没能解决的问题 。
除了智能手机外 , App的“老年人模式”表现又如何?
采访人员下载了目前老年人使用较多的App , 打开其“老年人模式”发现 , 有的App虽然字体变大 , 界面变简洁 , 但没有顶住“金钱的诱惑” , App里仍然充斥着做任务、领现金等广告 , 老年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点击进入或下载 。
结合老人需求
优化“适老化”
实际上 , 为了解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使用互联网等智能技术时遇到的困难 , 工业和信息化部从2021年1月起进行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 一些App纷纷进行了探索 。 比如 , 有的短视频平台主要从产品设计、内容建设和用户服务等方面进行“适老化”优化 , 优先解决老年用户看不清、不会用问题;同时升级时间提醒和管理功能 , 帮助老年用户进行时间管理;在内容安全上 , 强化涉老内容审核标准、提升潜在风险私信预警响应等级、严厉打击违法广告 , 努力为老年用户打造安全的内容环境;有的平台则从便利性入手 , 除了将字号变大外 , 还提高了文字和图标颜色与背景的亮度对比值 , 增大按钮和文字连接的点击响应区域……
此前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 帮助老年人群体更好使用智能技术及应用 , 关键是解决互联网应用“不好用”“选择少”“不会用”的问题 。
【“不会用”问题仍存在 “老年人模式”怎样优化才能更好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的专家也一致认为 , 应用App的“适老化”优化 , 不能仅仅提高老年人在视觉效果上的感受 , 更应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 , 对症下药 。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建议:首先 , 政府、互联网企业、社区等应当对老年人如何安全、快捷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模式”进行教育培训;其次 , 在政府指导下 , 各大平台共同建立“老年人模式”互联互通的生态网络 , 便利老年人生活;再次 , 企业应切实履行平台责任 , 不断完善“老年人模式” , 使之适应老年人的身心特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