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语音显然想同时蹭到游戏社交和语音社交两个细分赛道的概念 , 这样比单一的语音社交或游戏社交有更高的估值空间 。
TT语音到底属于什么平台?最靠谱的鉴定方式是从收入比例来看 , 招股书显示 , 2020年TT语音营收中 , 增值服务达到13.57亿 , 占比高达90.9% , 音频娱乐、游戏及其他两项业务收入占比分别是4.3%和4.9% 。
所谓增值服务 , 就是在语音聊天室内用户可以自由赠送虚拟礼物的权利 , 而TT语音则从中进行提成 , 主播分成比例是50% , 公会分成比例在10%到15%之间 。
这么来看 , TT语音本质上是一个语音直播平台 , 和喜马拉雅、荔枝这些在线音频平台存在重合的服务 。
而且从历史的业务动作来看 , 趣丸集团想要让TT语音摆脱游戏陪玩的单一标签 , 将其进一步培养成综合娱乐语音社交平台 , 具体有两点 。
第一 , 业务增减 。 2020年下半年TT语音推出了音频娱乐服务 , 将语音社交从游戏延伸到卡拉OK、线上约会、脱口秀等场景 , 虽然目前这些场景的聊天室数量占比并不高;趣丸集团逐渐对独立于TT语音外的业务 , 比如游戏分销进行精简 , 但同时又把钱投向电竞团队运营且在海外探索语音社交市场机会 。
第二 , 资本收购 。 2021年4月 , 趣丸收购了语音社交平台Uki 。 值得注意的是 , Uki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 2021H1给趣丸贡献的收入和净亏损分别为1256.4万和820.5万 。
可以看出趣丸集团目前在业务方面也存在一些矛盾:一是是否完全以TT语音为主 , 其他业务全部靠边 , 二是是否全面向语音社交倾斜 , 摆脱游戏依赖 。 这其实都是定位问题 , 目前TT语音处在业务和规模快速扩张的过程中 , 难免需要不断地根据外部环境进行战略修正 。
扩张暗流 不论如何定位 , 趣丸当前的核心战略一定有扩张这个关键词 , 而且是以TT语音为中心进行业务多元化尝试 。 招股书提到 , 趣丸也在尝试付费会员和广告服务等变现渠道 , 比如TT语音今年7月推出的付费会员模式 。
趣丸的目的很明确 , 通过业务扩张和变现渠道扩张 , 来为整个集团打开长期的增长空间 。 由于目前TT语音是趣丸的核心产品 , 所以我们的落点主要放到TT语音上讨论 。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 , TT语音的扩张会面临三个方面的明显挑战 。
第一 , 用户规模增加对付费率的稀释 。 招股书显示 , 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付费率分别是7.3%、7.1%、5.3% , 下滑明显 。 而2020H1、2021H1的付费率分别是6.7%和5.1% 。
对于2020年付费率的下滑 , 趣丸在招股书中给出的解释是推出音频娱乐服务后需要一定时间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 , 结合2020年和2020H1的付费人数看 , 这个解释是成立的 , 也证明新业务变现难度更高 。
第二 , 新业务增长对整体毛利率的稀释 。 根据招股书 , 2020H1、2021H1集团毛利率分别是67.2%和58.9% , 招股书给出的解释是新业务 , 也就是音频娱乐服务的推出 。 细究一下 , 音频娱乐业务实际上盈利能力不如增值服务 , 因为加入了公会分成角色 , 所以实际上是摊薄了整体的毛利水平 。
第三 , 用户和聊天室规模增长会加大内容审查难度 。 招股书提到 , TT语音曾因内容问题被监管部分处罚过 。 目前TT语音也有专门的内容审核团队 , 但音频内容审核的难度要大于文字、视频 , 尤其在技术层面 , 平台数据持续增加会带来更多的内容风险 。
壁垒修炼 某种程度上趣丸的TT语音有着赛道的自然基因优势 , 因为游戏陪玩和陌生人社交在用户比例和需求上存在一定重叠 。
但陌生人社交也是一个很难建立壁垒的赛道 , 因为你必须讨好每一代的年轻人 , 不创新和原地踏步很容易被时代抛弃 , 这也是为何二十多年来没有一款陌生人社交软件成长为超级巨无霸且容易没落的原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