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居家健康管理模式在太原市杏花岭区落地( 二 )

  “通过杏花岭智慧医院实现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信息互通、业务协同、统一管理 , 有效提升基层社区卫生院的医疗能力水平 , 实现院外慢病患者“1+1+1”(1名医学专家+1名专科医生+1名全科医生)健康管理 , 一站式满足慢病患者健康需求 , 有效缓解了基层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 ”

  冯立新表示 , 目前患者对居家康复的需求十分旺盛 , 杏花岭区医疗集团下一步将努力把“杏花岭智慧医院”的便民惠民服务在社区普及应用 , 同时以“杏花岭智慧医院”为支撑 , 引入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山西省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委会等大医院、医学会和优质专家资源 , 利用杏花岭区医疗资源、医疗数据等互通的优势 , 建设以呼吸、心血管、肿瘤、肝病等为重点的基层慢病康复学科 , 满足老百姓居家慢病康复的需求 。

  杏花岭智慧医院促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 惠及民生健康

  近年来 , 随着科技进步 , 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迅速发展 , 智慧医疗服务模式越来越成为医联体建设和居家健康管理工作的有力抓手 。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波在研讨会上表示 , 今年6月份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城市医联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 明确了到2019年底 , 各市全面启动城市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管理 。 他评价说:“杏花岭智慧医院运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 , 实现了医疗集团内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管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 , 分级诊疗管理与区域协同联动、形成全科与专科联动的服务工作机制 , 有效推动区域内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 初步实现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 。

  太原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宫殿元在会上表示 , 太原市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 , 支持运用“互联网+”手段推进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信息化建设 , 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 , 实现城市医疗集团诊疗信息互联互通 , 提高患者的就医感受度和满意度 。 他说:“杏花岭智慧医院的模式 , 有效引进了山西省、北京市的优质医疗资源 , 提升了基层健康服务能力 , 理顺了双向转诊流程 , 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典范 , 太原市全力支持杏花岭智慧医院技术在城市医疗集团的应用 。 ”

  山西省医师协会副会长李书凯表示 , 优质医疗资源稀缺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 面对日益增长的慢病患者人群 , 亟待提升基层医疗能力 , 以满足老百姓的慢病管理需求 , “杏花岭智慧医院”模式有效提升了医生管理慢病患者的工作效率 , 畅通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渠道 , 将长效性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 给慢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 山西省医师协会将在政府支持下 , 组织相关学科的优秀医师团队与基层医生结对 , 共同管理居家慢病患者 , 同时加快推动基层慢病康复学科建设 。

  智慧医疗技术促居家慢病管理落地 , 解民生工程最难部分

  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代表表示 , 慢病管理是民生工程的最难部分 , 截至2019年我国有6亿慢病患者 , 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 , 以及70%以上的疾病总负担;国家出台了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互联网医院、家庭医生签约等一系列政策 , 给予慢病管理全面支持 。

  “慢病管理不达标将导致患者小病成大病、因病致贫返贫 , 造成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问题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测算 , 如果在慢病管理上多投入1元钱 , 就可以减少医疗支出8.5元钱并节约100元的抢救费!目前亟需可靠的智慧医疗技术工具及模式 , 促进慢病管理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实 , 实现全社会慢病管理达标 , 从而解决民生工作中最难的部分 , 让每一个家庭免受慢病加重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情感伤害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