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工农村, 沧桑六十年巨变( 六 )
德阳工业区的建设形成的工农村
1958年 , 国家大跃进的战鼓擂响 , 建工部第一工程局3万余人从东北富拉尔基经“八千里路云和月”南下来四川德阳进行“二重”、“东电”建设 , 在广袤宽阔的德阳城南白衣庵的黑土地上 , 安营扎寨 , 安生立足 , 人气旺了 , 车辆也多了 , 人头攒动 , 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的人多了 , 才正式命名为工农村 。 刹那间 , 建工部一局--华西集团前身第一大系统所属单位--建一局一公司、四公司、机施公司、安装公司、修配厂、水泥制品厂、建筑工程学校、子弟中小学、干部学校、局医院等单位云集工农村 , 加之国家与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 , 一机部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二重子弟校(后改为 德阳三中)、二重技工学校、二重职工大学、德阳氮肥厂等的建设 , 工农村形成了商贸繁荣 , 以 建大家园为核心、多座学校为两翼形成了一片商贸休闲娱乐的城市商业区 。 因此 , 工农村也被称作“德阳的 中关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