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首位世界首富伍秉鉴, 73岁高龄想移民美国缘何?

解读:中国首位世界首富伍秉鉴, 73岁高龄想移民美国缘何?

----解读:中国首位世界首富伍秉鉴 73岁高龄想移民美国缘何?//----

解读:中国首位世界首富伍秉鉴, 73岁高龄想移民美国缘何?

----解读:中国首位世界首富伍秉鉴 73岁高龄想移民美国缘何?//----

解读:中国首位世界首富伍秉鉴, 73岁高龄想移民美国缘何?

----解读:中国首位世界首富伍秉鉴 73岁高龄想移民美国缘何?//----

解读:中国首位世界首富伍秉鉴, 73岁高龄想移民美国缘何?


"multi_version":false2001年 , 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 , 其中有6名中国人 , 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 。 相对其他几人 , 伍秉鉴则是惟一一个凭借商业贸易成为世界首富的中国人 。 \r\n伍秉鉴生在已经走下坡路的满清晚期 , 不但拥有大清的三品顶戴 , 更因坐拥2600万两白银的家产而被称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 在他的晚年为何又生出移民美国的愿望呢?\r\n当我们了解了伍秉鉴和他领导的广州十三行的兴衰史 , 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r\n

\r\n一、十三行诞生的背景\r\n17世纪后期 , 康熙皇帝暂时放宽了海禁政策 , 来华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 。 \r\n为了迎合当朝皇帝的这项政策 , 1686年春 , 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 , 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 , 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 , 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 。 \r\n以此公告为契机 , 广东地方政府于当年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 , 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 。 \r\n至此 , 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广州十三行”诞生 。 \r\n1757年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 , 而十三行则成了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渠道 。 \r\n

\r\n二、十三行的发迹得益于他的垄断地位\r\n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 , 加上行商的努力经营 , 十三行得以迅速繁荣起来 。 清政府从十三行处每年获得的海关收入由起初的几十万两上升到上百万两 , 十三行逐渐被称为“天子南库” 。 \r\n正是当年李世祯的这则公告 , 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伍秉鉴 , 同时也为中国催生出“广州十三行”这样世界级的富商群体 。 \r\n也就在十三行的生意如日中天时 , 1789年伍秉鉴接管怡和洋行的生意 , 并成为十三行公行的总商 。 \r\n之后 , 他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外贸代理生涯 , 并始终驾驭笼络其他行商 。 直到十三行没落 , 他一直担当行商领袖 。 同时伍秉鉴也向朝廷捐巨款换得了三品顶戴 , 成为了从事商业活动的官员 。 \r\n

\r\n三、伍秉鉴和他的十三行生存在由清政府圈定的夹缝中\r\n按照大清朝廷的设计 , 官员不能与洋商直接接触 , 洋商与中国商人也不能直接接触 , 十三行的行商就是在贸易双方中间起“中介”作用 , 行商只被授权收缴税饷 , 代办各类官方事务 。 \r\n因此 , 每年经手数百万元对外进出口贸易额的十三行行商 , 其性质一半是官方的工具 , 一半只是守在广州口岸算计货物差价 , 抽取“规例”、“行用”的“牙商” 。 \r\n按照大清朝廷的规定 , 十三行在外商与清廷之间还起一个担保制衡的作用 , 清政府为了保证天朝大国的尊严 , 要求十三行不得对外商拖欠 , 一旦发生 , 所有行商负连带责任 , 其债务由其他行商负责清偿 。 \r\n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