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1.1套房,房价还能撑多久?专家亮出底线,买不买房说清楚了

人均1.1套房,房价还能撑多久?专家亮出底线,买不买房说清楚了

----人均1.1套房 , 房价还能撑多久?专家亮出底线 , 买不买房说清楚了//----

人均1.1套房,房价还能撑多久?专家亮出底线,买不买房说清楚了


"multi_version":false

文/诸葛找房

曾几何时 , 房地产也是发展经济的“大功臣” , 而如今却也沦落到了需要调控监管的地步 。 回首1998年至今这20余年 , 楼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性质上从“实用”到“投资” , 数量上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 , 面积上从人均“8.7平方米”到“39平方米” , 套数上是从人均0套到1.1套的大跨步 。 既然房子已经够多了 , 为什么高价仍未明显改善呢?这种事态还能够撑多久?对此 , 专家亮出房价的“底线”和“时间” , 2020年该不该买房或许有答案了!

的确 , 我国已经不缺房子了 , 甚至还有过剩的趋势 。 就像中介大佬左晖说的那样 , 当下最核心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数量不够 , 而是分配不均 。 虽然上述数据很漂亮 , 但老百姓是不买账的 ,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被平均”的 , 手里没有就是没有 , 因此无论数字多大都显得并无意义 。 多产者的“房等人”和无产者的“人等房”势均力敌 , 僵持不下 , 导致此时的“有价无市”格外尴尬 。 再加上城镇的人流分化严重 , 小镇居民丢下老家的房子到城市打拼 , 并也想努力买房 , 无形之中也扩充了房子的需求量 。

既然价格问题出在了性质上 , 那么想要打破僵局就要从这里入手 , 让房子回归到居住属性的呼声越来越高 。 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曾说过 , 房子买来住就是实体经济 , 用来炒就是虚拟经济 。 显然 , 房地产绝不能沦为虚拟经济——一来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 二来会限制经济总体发展 , 三来可能造成更多的民生问题 。 对此 , 官媒于近两年密集发声 , 在表达立场的同时 , 也传递出不少重要信号 。

10月21日 , 《经济日报》发表评论称 , 面对纷繁复杂的声音 , 把握房价变化的趋势 , 三个理性判断必不可少:其一 , 国家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拉动刺激经济的手段;其二 , 一城一策的调控思路下 , 稳中略降是大概率事件;其三 , 放松限购的城市或会增多 , 但无碍全国调控大局 。 此后28日 , 《经济参考报》发表文章称 , 房地产市场进入到博弈期 , 各种曲解、流言都是博弈手段 , 都被用来试图左右楼市走向 , 但是理论和现实都已经证明 , 利用房地产短期刺激经济的惯性思维可以寿终正寝了 。 ……

众多发声并非空穴来风 , 实际情况也能看出“房住不炒”所发挥的作用 。 今年的“金九银十”旺季不旺 , 即便部分城市降低了门槛 , 也没能改善冷静的局面 。 别说小城市 , 就连首都北京第三季度的一手住宅都成交环比下降31.8% 。 而龙头房企带头促销 , 也使得小房企的处境举步维艰 。 一位“十强”房企的内部人士说 , 找钱、找地、找人是当下发展“三大难” , 各大房企不是正在融资 , 就是在融资的路上 。 但很多银行和金融信托公司都减少或停止了房地产业务 , 钱不好借啊!截至10月27日 , 宣告破产的房企已经增加到408家 。 可以说 , 楼市大局定了!部分城市的已经正式进入拐点 , 房子未来走势没有悬念 , 基本告别大涨大落 。

海通证券姜超预测称:“房地产行业处于顶部位置 , 2019年迎来低谷甚至会冰封至2020年 。 一是因为人口红利 , 2013年以后15-60岁的人口已经转为负增长 。 二是因为城镇化 , 2018年末城镇化接近60% , 这种情况下供求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 如果按照过去5年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2%的水平来看 , 城市化发展到70%成熟期大概需要10年 , 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从如今的42%发展到70%则需要23年左右 。

在“一城一策”的调控下 , 一些高调城市“稳中有降”只是时间问题 , 不必急于一时 , 买不买房很清楚了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能力有限的不要勉强 , 而有钱的虽可以买房改善生活 , 但不要再想着靠房闭着眼赚钱了 。 专家已给出最佳的购房时间 , 等得起的不妨稍安勿躁 , 静候佳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