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潞麻绳匠人坚守20余年:拯救濒临消失的千年工艺
中新网长治10月30日电 题:山西潞麻绳匠人坚守20余年:拯救濒临消失的千年工艺
作者 李庭耀
----山西潞麻绳匠人坚守20余年:拯救濒临消失的千年工艺//---- //
苏平安正制作潞麻绳 。 苏和平 摄
“我21岁时跟着老丈人学会这门手艺 。 村里最多时有几百人从事潞麻绳制作 , 最少时包括我在内没有一人做这个 。 ”30日 , 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东旺村的一个小院内 , 46岁的苏平安正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制作潞麻绳 。 随着尼龙绳的出现 , 很多人已将麻绳忘记 , 仍在坚守的苏平安希望拯救这门濒临消失的千年工艺 。
----山西潞麻绳匠人坚守20余年:拯救濒临消失的千年工艺//---- //
潞麻绳制作需要整麻皮、纺胚、合绳、磨绳、打捆共5道主要工序 。 苏和平 摄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 , 上党盆地西南侧 。 北周时 , 上党地区出产的麻始称潞麻 , 长子县是潞麻的主要生产区之一 。 千百年来 , 麻衣、麻纸、麻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潞安府志》记载 , 唐朝前后 , 当地农民“勤农织之事 , 业寡桑柘 , 而富麻苎” 。 潞麻生产行销海内外 , 被誉为“一熟天下贱” 。
苏平安介绍 , 过去做农活儿需要麻绳的地方很多 , 可以说麻绳曾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 老百姓捆绑、背运、拉车、拉磨、拉碾都需要麻绳 。 苏平安回忆 , 当地很多村曾经都有纺绳厂 , 东旺村最多时有几百人从事潞麻绳制作 , “村里的戏台周围每天都围满制作潞麻绳的人” 。
----山西潞麻绳匠人坚守20余年:拯救濒临消失的千年工艺//---- //
过去做农活儿需要麻绳的地方很多 , 可以说麻绳曾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 老百姓捆绑、背运、拉车、拉磨、拉碾都需要麻绳 。 苏和平摄
曾经 , 靠着制作潞麻绳的手艺 , 苏平安有一份不错的收入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1997年前后 , 他就雇有四五十位工人制作潞麻绳 , “以前的销量很大 , 我都不用出门 , 内蒙古、北京、长治等地的人就跑来订货” 。
苏平安介绍 , 潞麻绳制作需要整麻皮、纺胚、合绳、磨绳、打捆共5道主要工序 , 工艺技术虽没有其它行业技术含量高、保密程度严 , 但也有其严格的程序 , 要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以及高人传授才能达到技术过关 。 纺胚时 , 手很容易就会被划伤 , 为了防止伤到手 , 要一遍遍给胚线浇水 , 在寒冷的冬季 , 皮肤就会冻伤 , “再苦再累也坚持下去了” 。
----山西潞麻绳匠人坚守20余年:拯救濒临消失的千年工艺//---- //
如今 , 除制作潞麻绳外 , 苏平安还会制作潞麻鞋底、潞麻坐垫、潞麻花篮等 , 还会根据人们的需要制作室内装饰 。 苏和平 摄
然而 , 随着尼龙绳的出现 , 潞麻绳逐渐被化纤产品替代 。 没有了市场 , 苏平安不得不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 , 2003年 , 作为东旺村坚持到最后的一位潞麻绳制作匠人 , 他离开了村子 , 之后的十几年间 , 东旺村无一人从事曾经红火的潞麻绳制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