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儿科医生坚持一线坐诊 被赞“最美医生奶奶”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坚持一线坐诊 获评“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 85岁儿科医生被赞“最美医生奶奶”
虽然已是85岁高龄 , 但盛锦云教授仍然活跃在儿科门诊一线 , 她是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唯一以个人名字设有挂号窗口的医生 , 近日 , 获评“第七届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称号的她被网友赞称“最美医生奶奶” 。
85岁仍然在门诊一线
满头银发 , 眼神清亮 , 英文流利 , 今年已经85岁的盛锦云从医已经整整60年 。 作为有着“北陈南盛”(陈指陈育智)美誉的中国儿科哮喘界的知名专家 , 盛锦云至今仍然活跃在医学专业领域看病、授课、做研究、甚至做起了网络直播 。 10月24日 , 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开幕式上 , 盛锦云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的称号 。
“我前段时间摔了一跤 , 腿脚不太方便 , 但是只要我自己去医院做检查 , 就一定会再见一见找我的病人 。 ”昨天下午 , 刚从医院门诊见完病人回家的盛锦云告诉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 。
作为中国儿科哮喘界的知名专家 , 盛锦云是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唯一以个人名字设有挂号窗口的医生 , 每天都有患者冲着她来医院看病 。
谈起自己85岁高龄仍然坚持在门诊一线接诊 , 盛锦云谦虚地说 , “其实我也想安心享受退休生活 , 其实后辈们也都非常优秀 , 但是每次去门诊看到那些专门来找我的病人 , 我能做的就是尽力多看几个 。 ”
“作为治疗儿童哮喘的名医 , 盛教授在患者和家属中的声望很高 , 只要有久咳不愈或者哮喘频发的孩子 , 很多老百姓都会建议去看盛锦云的门诊 , 很多患者会凌晨排队等待挂号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工作人员杜先生告诉北青报采访人员 。
“算起来 , 我大约治疗了3万名哮喘的病人 。 一个月400个 , 一年5000个 , 一年大概3000个新病人 。 ”盛锦云表示 , 由于身体原因 , 自己现在的工作量已经非常小了 , “早年身体好的时候 , 一天100多个患者也是常事” 。
出诊途中曾与狼同行
1959年盛锦云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 , 作为优秀的毕业生 , 她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 , 又响应国家号召调到甘肃工作 。
回忆起自己的从医生涯 , 盛锦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酒泉的一次出诊经历 。 “我那时三十来岁 , 当时是傍晚要走几十里路穿越一片沙漠去一个村子里看诊 。 刚出发不久 , 就感觉身后有两只‘大狗’跟着我 。 ”来自南方的盛锦云对于“大狗”只觉得好奇 , 感觉甘肃的狗比苏州的大 , 眼睛还很亮 。
“走着走着遇到一位老奶奶 , 她喊我说你身后有‘虫’ 。 我在自己身上扒来扒去也没有发现虫子 , 后来老奶奶叫来她儿子 , 一路拿着铁锹护送我 , 才把‘虫’赶走 。 这时候我才知道 , 老奶奶说的是那两只‘大狗’其实是狼 。 当地的风俗是不能当着狼群喊狼 , 所以才喊‘虫’ 。 ”
最终 , 盛锦云在村民的护送下顺利抵达了需要看诊的家庭 。 “当时那个孩子已经拉了好几天肚子 , 已经脱水了 , 我赶紧进行了治疗处理 , 第二天孩子就好转了很多 , 孩子的家人都说我救了孩子的命 , 我说其实是护送我的老乡从狼口下救了我的命 。 ”这段经历对于盛锦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从此她坚定了从医的信心 。 “其实不只是我在救人 , 我也需要别人的救助 ,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互相依存的关系 。 ”
1979年 , 盛锦云调到苏州市儿童医院工作 , 1982年开始对小儿哮喘流行病学进行研究 , 参加全国协作组完成了全国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研 。 在研究国内外临床资料后 , 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 , 盛锦云开始推广GINA方案 , 也就是哮喘诊治的标准化方案 , 致力于推动规范、有效地治疗儿童哮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