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大幅退坡,势必将加大成本控制的难度,尚未形成大规模量产的造车新势力无疑将承受巨大考验 。对于选择将成本转嫁至消费端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品牌忠诚度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销量下滑 。而对于自行消化成本的造车新势力来说,也可能将进入恶性循环,导致利润率进一步走低 。

文章插图
另外,代工模式也将成为制约造车新势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自己建厂生产的特斯拉早已走出了产能限制销量的困局,2021全年以484,130辆的年度交付量,同比增长235%,接近50万的年度交付大关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仍在为冲过年销10万的界线而发愁,即便是取得同比增长263%、超过蔚来杀到第一位的小鹏,全年销量也仅为98,155辆,可见产能对于销量增长的限制不容忽视 。面对代工模式所导致的产能提升乏力,造车新势力销量可能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陷入增长瓶颈期 。
销量与投诉量齐升 质量与服务仍需关注
在取得出色业绩的同时,造车新势力发展多年来所积累的质量和服务问题也逐渐释放 。来自车质网的投诉数据显示,2021年主流造车新势力品牌投诉量共计525宗,相比2020年激增650% 。其中,涉及单纯质量类投诉188宗,服务类投诉201宗,服务问题投诉量相对较多,且投诉问题点较为集中 。

文章插图
从具体问题来看,在质量问题中,“座椅故障”占比较高,考虑到出自单一品牌,因此不具备共同性 。此外,“影音系统故障”和“续航里程不准”两大故障问题投诉量也较高,其中“续航里程不准”还涉及多个品牌,反映出造车新势力在核心三电系统技术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

文章插图
在服务问题中,“隐瞒相关信息”成为投诉量最高的问题,同样出自单一品牌,属于个例 。相比之下,“系统升级问题”和“销售承诺不兑现”等问题投诉较为集中,其中“系统升级问题”主要体现在OTA升级后系统出现故障或续航水平下降,严重影响用车体验 。而“销售承诺不兑现”则主要源于造车新品牌所采用的直营+经销商模式,在与消费者进行产品沟通时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
【新势力内卷升级 提升口碑突破瓶颈迫在眉睫】 总结:2022年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虽然头部梯队已经趋于稳定,但销量增长很可能会受到成本控制及产能爬坡影响迎来瓶颈期,增速明显放缓 。与此同时,经历了前几年疯狂扩张的造车新势力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核心三电系统与车机系统存在明显缺陷,服务模式漏洞频出,整体口碑亟待提升 。
- 少年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为啥越来越多了 2型糖尿病最新进展
- 每天最多生吃多少个柠檬 新鲜柠檬的吃法大全
- 女生|女生回应感染新冠后长出胡子是怎么了 女性长胡子是什么原因
- 古代媒人|蚂蚁新村下列哪个是古代对媒人的称呼 12月29日答案
- 新生儿湿疹怎么好的快 婴儿湿疹快速消退方法
- dtp品种有哪些 新雅肤山东朱氏药业有限公司
- 一罐的碧螺春能买吗 碧螺春新茶价格
- 脆弱人群|四类脆弱人群感染新冠就诊建议 脆弱人群医院就诊怎么防护
- 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能阻隔新冠病毒吗 空气净化器对新冠病毒有用吗
- 国产|国产新冠口服药预计明年2月上市 新冠口服药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