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企盯上用户行驶数据( 三 )

  
第二种渠道属于里程开采模式,主要是用户日常驾驶车辆产生的车辆驾驶行为数据,用户行驶里程越多,贡献数据越多,获得原石也越多 。  
这两种渠道原石占比不同,前者原石占总量30%,后者占70% 。  
  

当车企盯上用户行驶数据
  
文章插图  
  
尤其在里程开采模式中,原石投放的数量每四年减半,每十分钟掉落一批 。前四年中,每批掉落500枚,每天掉144次 。这意味着,用户越早购买车辆,越可能更多地获得原石 。  
“早期用户数据贡献价值明显大于后期,获得原石的概率更高 。换言之,第一批车主获得原石概率明显大于第二、第三批,越往后越少 。数据存在边际效应,有些数据趋同,越早提供,车企越大量依赖于该数据,随着时间推移,数据价值将被稀释,相应地,获得原石概率也将降低 。”刘涛向燃财经解释称 。  
同时,为了确保数据权益的公正以及安全性,原石的整个去向路径将以区块链方式记录,作为一种去中心化技术,一旦交易完成,原石数据将不可篡改 。  
用户获取原石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各种用户服务,如兑换各类硬件以及软件空中升级服务 。以天使轮用户的权益为例,每年正常驾驶超5000公里获得的原石,可兑换下一代激光雷达融合智驾系统;或者驾驶三年,选择升级不低于120度电的下一代高阶能量电池,等等 。  
据了解,智己汽车提出“原石谷”计划,目的之一是构建用户数据的价值确权体系,其二是形成用户运营社区,提高用户在社区的活跃度 。  
智己汽车数字创新总监钱刚表示,“以往企业价值链条缺少用户环节,只有买卖服务关系,特别是用户数据资源没有办法直接参与企业产品迭代 。尤其是AI时代,用户驾驶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给企业价值足够大,足以改变整个企业价值链条 。而用户数据采集后,还需要价值确权,需要有区块链这类具有公信力的技术,为新的生产关系(企业与用户)奠定基础 。”  
简单来讲,车企试图通过一种类似于矿石开采的虚拟游戏,以合理、合法的方式采集用户的日常行驶数据,而用户也并不是白白贡献自身数据,在授权车企可以采集后,通过贡献自身数据,获得更多的用户权益 。  
“开得越多,获得原石越多,但并不是开多少公里能拿到多少原石 。玩法具有随机性,而企业后台也会鉴别不同数据的价值 。当然,一定存在车主开了几年车后,获得的权益价值等于白拿了一辆车 。”刘涛说 。  
据悉,今年成都车展期间,智己汽车连续8天每天限量100名天使轮用户名额,平均一分钟被抢光 。  
【当车企盯上用户行驶数据】  
当车企盯上用户行驶数据
  
文章插图  
颠覆特斯拉的游戏规则?  
一个疑问是,车企有必要通过如此“复杂”的方式获取用户行驶数据吗?  
答案是肯定的 。智能电动化时代,不可避免地产生海量的数据,而数据的归属权问题,往往引起用户与车企之间巨大的纠纷 。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告诉燃财经,特斯拉车辆行驶数据包含了位置信息、行踪轨迹等,因车辆有发动机号,发动机号具有唯一性,这些行驶数据通过与车辆的发动机号、行驶证等结合,完全可以识别车主的真实身份 。  
“因此,根据民法典、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定,特斯拉车辆的行驶数据属于个人信息的范围,车主对此享有合法权利 。特斯拉收集、使用甚至公开车辆行驶数据等个人信息,应当依法经过车主的同意,如果未经同意就擅自公开,则侵犯了车主对于其个人信息享有的权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