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妈妈,考砸了”二流家长帮忙分析,一流三流家长如何做?差距大( 二 )
文章插图
二流家长是实干型的,孩子考不好,那就帮忙分析考不好的原因,并找到问题帮助查漏补缺。家长在帮助孩子分析试卷、或者平时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导图”能力。给孩子一个知识点,看他如何联想、整合相关知识。对孩子来说,一开始就做整套知识体系是很困难的,家长只需有意识地锻炼孩子这一能力即可。
一流家长不跟孩子谈分数、考题,只强调学习习惯。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日久天长地养成,在良好习惯的大熔炉里“淬炼筋骨”,才能有所成就。人生是场马拉松赛跑,不是一两次考试成绩定输赢,而是坚持到最好才算笑得最好。要想求学的路上一路通关,得从养成良好习惯开始抓。
好习惯的养成得两手抓,一手抓思维力;一手抓执行力。简单地讲,就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前者三个核心能力是:专注力、勤思考、善总结。凡学霸的专注力都非常强,他们能做到沉浸式学习,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大脑就会快速运转起来,并沉浸在知识海洋里,不易被外界干扰。一流家长很早就会有有意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至于思考和总结的习惯,不仅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培养,而且在日常的生活、娱乐中也会有意无意引导。比如让孩子学炒菜,先让孩子搞清步骤去操作,做完后让孩子思考如何统筹时间才能效率最高;说到学习状态,无非就是认真、仔细、有耐心、做事要分轻重缓急等,这些态度都是考试高分必备的“附加技能”。
文章插图
一份期末教育成绩,就可以暴露家长的教育水平。三流家长爱感情用事,情绪极其不稳定,这样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绝对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二流家长的做法治标不治本,学习的事情,还得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完成;真正能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还是一流家长,因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想孩子在成长路上过五门斩六将奔向人生巅峰,还得从养成良好习惯做起。
- 妈妈做饭的神态描写 给孩子做饭的喜悦心情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特殊时期:3岁孩子咬破水银体温计,妈妈60秒专业处理 获医生点赞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妈妈在线发问:女儿读大一,未婚先孕,男生不负责,我该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