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 你的教育方式可以决定孩子未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 有多大的成就 , 所以 , 一个好的家庭教育 , 前提是先帮助孩子先抓习惯、后抓学习成绩 。
李玫瑾是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 , 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育儿专家 , 近几年 , 李玫瑾在网上开了很多的讲堂 , 得到了广大父母的认可 , 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 , 李玫瑾表示:“两不管 , 三不惯”教出来的孩子 , 父母会更省心!
文章图片
两不管
1、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父母不管
现在父母对孩子越来越宠爱了 , 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 , 在生活中 , 我们经常会看到 , 有的孩子都上小学了 , 连基本生存能力都不具备 , 比如洗脸、穿衣、吃饭等等都需要父母帮助 。
面对这种情况 , 如果父母不及时放手的话 , 那么孩子未来多半会没出息 , 甚至还会变成“啃老族” , 成为社会上最底层的人 , 所以 , 当孩子具备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时 , 父母就不需要插手了 , 放心让孩子自己去做 , 只有这样才能锻炼独立性 , 从而养成自立的好习惯 。
文章图片
2、孩子能承受的事情父母不管
【李玫瑾教授:“两不管,三不惯”教出来的孩子,父母会更省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 多半都是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的 , 这就导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非常差 , 有的父母总担心孩子受委屈 , 于是遇到任何事情 , 父母都会帮助孩子去解决 。
父母这样的行为看似是对孩子好 , 但实则却是扼杀了他们的成长能力 , 等到孩子长大之后你就会发现 , 孩子因为缺少锻炼 , 他们的承受能力非常差 , 遇到困难就退缩 , 这样的孩子未来是干不成大事的 , 而且会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 。
文章图片
家长要学会适当地放手 , 让孩子自己去经历挫折 , 比如孩子学习走路时摔倒了 , 你要让孩子自己站起来 , 而不是你直接抱起来不练习了 ,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意志力 。
因此 , 父母对于孩子能承受的挫折和失败父母不要插手 , 父母能帮助孩子解决一个难题 , 但是你能解决未来经历的难题吗?只有让孩子真正的学会成长 , 他们才能经受住社会的磨练 。
文章图片
三不惯
1、对于孩子不尊重别人不能惯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 , 不少孩子从小都是跟着老人长大的 , 但由于隔辈亲的缘故 , 老人和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 通常老人会更加的溺爱孩子 , 想要将所有好的都交给孩子 , 而且孩子所有的要求 , 老人都会满足 。
文章图片
虽然这是爱孩子的表现 , 但长时间下去 , 孩子难免会养成骄纵的性格 , 只有内心得不到满足 , 他们就会像长辈大吼大叫 , 甚至还会动手 , 可能老人觉得孩子年纪小 , 只是普通的玩闹而已 , 但等到孩子长大之后 , 他们就会养成暴躁的性格 , 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所以 , 针对孩子这种情况 , 家长不能惯着 , 这无论是长辈还是对自己都是不好的行为 。
文章图片
2、对于触碰原则不能惯
这里所指的原则就是父母给孩子立的规矩 , 如果孩子对于规矩视而不见的话 , 这对他们未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 比如 , 孩子说谎、偷东西、如果你不去纠正 , 孩子会认为这是正确的行为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