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因为在他小时候不是主动如厕 , 而是一直被家长提醒 , 慢慢的自主判断能力弱 , 总担心自己尿裤子 , 即使没有尿意也不停地往卫生间跑 , 形成类似强迫症心理 。
▼不利于大脑发育自主控制力弱
正常的排尿是在宝宝膀胱充盈时 , 大脑对此做出反应并发射如厕信号 , 从而产生的主动意识和行为 。
文章图片
但被家长“变相把尿”的孩子 , 很少接收到这个信号 , 间接影响了大脑发育 , 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如厕 , 也无法很好控制自己 , 从而造成频繁尿裤子的情况 。
尿裤子是孩子会经历的正常发育阶段 , 改善这一情况不是让他频繁排如厕 , 而是让他学会自主如厕 , 这就需要发家长发现孩子表现出的如厕信号 。
观察宝宝的“如厕信号” , 引导他自主如厕
在18个月左右如厕训练就不晚 , 这时宝宝完全可以坐稳 , 并能自己走到便盆旁 , 这时家长再去引导和提醒就 。
文章图片
1.宝宝突然不动了:如果宝宝玩得正开心 , 突然在原地发呆 , 还有夹腿或者岔开腿的动作 , 说明宝宝有尿意了 。
2.宝宝“打哆嗦”:宝宝在有尿意时 , 会不自觉的“打哆嗦” , 如果周围环境并不冷 , 宝宝也没有受刺激 , “打哆嗦”也是如厕信号 。
3.观察宝宝体内生物钟:观察不好信号的家长 , 可以记录宝宝尿裤子的时间 , 寻找出规律 , 人的体内是有生物钟的 , 不出意外的情况下 , 宝宝每天如厕时间是很接近的 。
【“变相把尿”有多坑娃?看似娃不爱尿裤子了,却存在着“隐患”】【今日话题】你有过给孩子“变相把尿”的经历吗?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