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宝宝具备“自主入睡”能力时,会用小动作暗示爸妈,记得别忽视

在孩子小时候,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对爸爸妈妈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而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睡眠”更是能够将这种依赖更为直观地体现出来。  
想必很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和父母“分床睡”的阶段,但其实早在婴幼儿时期,孩子就已经经历过一次“睡眠独立”了。  
比如,当孩子尚在襁褓时,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安抚方式来帮助宝宝入睡,此时在宝宝的认知里,睡眠这件事与妈妈是紧密联系的。  
  
睡眠|宝宝具备“自主入睡”能力时,会用小动作暗示爸妈,记得别忽视  
文章插图  
  
而随着宝宝睡眠方式向成人转变,自主入睡对宝宝来说已经不是难事,接着当宝宝继续成长到一定阶段,已经完全不需要妈妈哄睡时,宝宝就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的“睡眠独立”。  
从“碎觉”到“哄睡”再到“自主入睡”,孩子的睡眠能力是逐步提升的  
对于一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孩子们的成长不仅是体现在长了几颗牙等外在的身体表现上,还包括各种其他的变化。  
比如在睡眠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宝宝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就有很大的不同。  
  
睡眠|宝宝具备“自主入睡”能力时,会用小动作暗示爸妈,记得别忽视  
文章插图  
  
一开始,新生儿的睡眠情况大体可以概括为总时间长,单次时间短,次数多,因此可以形象地称其为“碎觉”。  
等到了宝宝1、2个月,小家伙儿们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深、浅睡眠交替的表现,这时需要妈妈们把握时机,适当地“哄睡”和睡眠引导,这样才能在日后顺利进入“自主入睡”的阶段。  
其实孩子整个的睡眠变化,体现了宝宝大脑发育方面的进步,是宝宝睡眠能力显著提升的信号。  
  
睡眠|宝宝具备“自主入睡”能力时,会用小动作暗示爸妈,记得别忽视  
文章插图  
  
【 睡眠|宝宝具备“自主入睡”能力时,会用小动作暗示爸妈,记得别忽视】一般婴儿到了4个月左右,就已经初步具备自主入睡的能力  
虽说每个孩子成长节奏不同,宝宝掌握“自主入睡”能力的具体月龄因人而异,妈妈们不能强求。  
但有育儿学者经过追踪调查后表示,有些发育进程较快的孩子,在6周左右就已经出现了“自主入睡”的信号,而大部分的孩子到了4个月左右,就已经能够渐渐掌握哄自己入睡的能力了。  
  
睡眠|宝宝具备“自主入睡”能力时,会用小动作暗示爸妈,记得别忽视  
文章插图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具备这种能力呢?其实当宝宝具备“自主入睡”能力时,会用小动作暗示爸妈,宝妈们记得别忽视。  
宝宝在学着掌握“自主入睡”能力时,会出现几个暗示信号  
当我们看到宝宝出现下面这些睡前行为时,我们要知道这是宝宝在尝试“自主入睡”,我们要耐心观察,给宝宝一定的独立入睡的时间,家长们别盲目干预。  
【信号一】:来回翻滚,努力寻找一个舒服的姿势  
如果妈妈发现孩子在床上翻来覆去,姿势来回变动的话,不要着急,这也许不是孩子在玩游戏,而是在找一个舒服的姿势睡觉而已。  
  
睡眠|宝宝具备“自主入睡”能力时,会用小动作暗示爸妈,记得别忽视  
文章插图  
  
【信号二】:喜欢抱着玩偶或者咬着手指入睡  
在宝宝尚且没能掌握自主入睡能力的时候,会尝试通过抱玩偶或者咬手指来平复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此时,家长可以加入一些辅助工具帮助宝宝“自主入睡”,比如安抚奶嘴或者睡眠伴侣,这样可以让他们从心理上,获得一个能帮助自己抵挡外界陌生环境的“小伙伴”,满足内心的安全感,从而更快适应自主入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