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狙击手张兆芳的故事 抗美援朝 狙击手

一般认为,狙击手是一种特种兵,是在特种部队中经过特殊的、专业训练的人 。他们带的武器也是特有的,与普通士兵的枪支不一样,具有超远的射程,而且要有精准的瞄准镜 。  
在战场上,狙击手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用狙击手毙掉对方的指挥官,必将陷对方于被动之中 。所以在战场上,往往会有狙击手的存在 。  
今天讲到的这个狙击手,是位抗美援朝中的英雄 。  
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当时比较困难的条件下,用一把非专业的,没有瞄准镜的步枪,击毙了214名敌人,立下赫赫战功,堪称抗美援朝第一神枪狙击手,端的厉害 。  

抗美援朝狙击手张兆芳的故事 抗美援朝 狙击手
  
文章插图  
(一)三大“温柔”杀手  
“狙击”的本意是,埋伏起来,伺机而动,突然袭击 。所以狙击手在某种意义上跟杀手很类似 。  
也许是一种巧合吧,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三位“相似”的具有杀手色彩的人物 。  
他们的相似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水平高,行刺或者袭击敌人十分成功,出手稳准狠,很少失误;  
第二是,同他们令人恐怖的职业相反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很温柔的名字,尤其令人吃惊的是,名字中都带有一个桃花的“桃”字 。  
第一个是古代十六国时期的刺客,他叫桃仁,他成功刺杀了后燕的末代皇帝慕容云;  
第二个是号称南北朝第一御用杀手的北齐刺客刘桃枝,此人曾成功袭杀过8位王侯将相级别的人物;  
【抗美援朝狙击手张兆芳的故事 抗美援朝 狙击手】第三位便是今天的主人公,即朝鲜战场上袭杀214名敌人的大神级狙击手,他也有个更加温柔的带“桃”字的名字,叫张桃芳 。  
这让人想到美国一部电影的名字叫《温柔地杀我》 。不错,若一个杀手起了个温柔的名字,那肯定是高手了,呵呵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 。  
(二)吃了三个大烧饼的新兵蛋子  
张桃芳是江苏兴化人,1931年出生 。自古英雄出少年,张桃芳很小的时候就以勇敢著称,15岁时曾经当过儿童团团长 。  
抗美援朝狙击手张兆芳的故事 抗美援朝 狙击手
  
文章插图  
1951年3月,不满20岁的张桃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二年9月,他又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被分在驻防在朝鲜战略要地元山的24军、72师第214团 。  
张桃芳所在的部队到达前线时,抗美援朝已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  
当时的敌军凭着其先进的装备,时常炮轰我前沿阵地,根本不把我军将士放在眼里,十分嚣张 。于是上级指示,组织特等狙击手展开狙击战,杀杀敌人的威风 。  
于是想当一名合格狙击手的张桃芳开始了紧张的射击训练 。尽管他入伍已经一年多了,但他之前只经过两个月的射击训练,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被人认为是个新兵蛋子 。  
他也没有什么正规的狙击武器,只领到一支苏联在二战期间制造的莫辛·纳甘步枪 。  
这种步枪绰号“水连珠”,尽管射程也比较远,但是它枪膛短,后座力大,关键没有正规狙击枪的瞄准镜,只有普通的缺口准星,用起来很难瞄准远处的目标 。  
张桃芳之前一直行军赶路,根本没有时间练枪,对这把新枪不熟悉,没有感觉 。第一次练习时,他接连三发子弹脱靶,就是连靶都没打着 。  
被连长骂了一顿,说张桃芳是“吃了三个大烧饼”,并罚他到伙房烧火去 。当时对士兵的惩罚有一项就是到伙房去,有的是烧火,有的是挑水,或者去喂猪、喂马 。  
(三)刻苦训练,成为神枪手  
张桃芳不服,于是开始刻苦训练 。首先是练习举枪动作 。他像着了魔一样,天天端着空枪,瞄准远处的东西,不停地扣动扳机寻找感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