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建成后 , 航天员如何在密闭狭小的舱内长期驻留?适合人生存的气压、风速、空气质量和水又该如何保证?空间站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 , 就是回答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

文章插图
中国航天员中心环控生保研究室副研究员 刘力涛:在空间站 , 航天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感 , 他觉得我现在温度高了 , 那我可以降1℃ , 如果温度低了 , 我可以升1℃ , 完全是他自控的 , 类似于开空调一样 。
短期飞行 , 航天员用的都是消耗式的非再生技术 。而到空间站执行中长期飞行任务之后 , 如果再依靠非再生技术 , 那对地面的补给压力就会非常大 。另外 , 氧气资源的再生也至关重要 , 毕竟 , 航天员一秒钟都不能离开氧气 , 而二氧化碳过高 , 人就会昏迷 。那么 , 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必不可少的氧气、水等资源 , 又是如何从“非再生”走向“再生”的呢?

文章插图
中国航天员中心研究员 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 刘向阳:我们是把气体进行再生和净化 , 包括二氧化碳的去除 , 微量有害气体的去除 。还有把水电解制成氧气供他们呼吸 , 把尿处理成尿蒸馏水之后 , 还要进到一套水处理系统 , 处理成饮用水 , 包括冷凝水也要进入到水处理系统里面 , 这样也可以处理成为饮用水 。这五套(子)系统在轨联合匹配工作 , 可以极大节约我们地面上行的航天员的消耗品 。
今天是天和核心舱在轨运行的第449天 , 随着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越来越长 , 今后对环控生保的寿命要求 , 自然也就很高 。此外 , 航天员在轨维修环控生保项目 , 也将是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

文章插图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 吴志强:我们要始终保证这套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 发生故障的时候可维修 , 所以在轨维修的这个设计理念 , 在系统研制过程中也是特别关注的 。比如说防人误设计 , 类似这些进行过大量的专门的设计 。
目前 , 问天实验舱已经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 , 空间站组合体也已调整入轨 , 具备与问天实验舱交会对接的条件 。问天实验舱对接完成后 , 航天员将进入舱内启动生命维持系统 , 完成科学实验柜的组装 , 并开展交叉科学实验 。一系列期待 , 越来越近 。
、岳弘彬)
- 家访后续活动怎么写 大学生家访新闻稿
- 家访时间怎么写 特殊学生家访新闻稿
- 新闻联播多长时间 新闻联播多长时间结束
- 如何制止以洗脚理疗椅或床等提供*** 老人坐艾灸凳子的骗局新闻
- 如何写关于学校运动会开幕式进行一个场面描写 校运动会新闻稿开幕式范文
- 经常看到新闻报道喝酒死亡,猝死或酒精中毒什么的。喝酒太醉很危险吗 饮酒过量猝死的时间
- 新闻类本科学历好就业吗 毕业能干什么
- 2022全国新闻出版类专业大专院校排名 最好的十大专科学校
- 2022新闻专业好就业吗 毕业前景怎么样
- 2021年冬季最冷的时候是几月 冬季新闻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