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取消教师寒暑假工资 该不该取消老师寒暑假的工资( 二 )

  
简言之,暴戾、乖张,是他们的标签 。因为从文化属性这一方面来说,他们“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从经济属性来说,他们又暂时衣食无忧 。  

  
他们无所顾忌,还纵容自己的孩子做出一件件放飞自我、匪夷所思的事情 。  
在自己的熊孩子的出格行为面前,他们急切期盼着老师能够免费带一带自己的孩子 。如果这个目标达不到,那就开始“生恨”,矛头直指老师:“暑假期间,我们要自己带孩子,你们却什么都不干,凭什么?”  
教师群体其实也有一定问题,这个毋庸讳言我是一名教师,如假包换冲锋在教学第一线二十四年 。我在这里说教师们的“坏话”,实在来源于自己二十四年的观察和切身体会,希望不要急着骂我 。  
原来,我虽然不大认可“教师就一定要是‘蜡烛’和‘春蚕’”,我只认为“教师是一种职业” 。但是,我始终以为,教师的职业应该带上一点圣光,最起码应该做到“淳朴善良”,不以教师这个职业作为撬棒来撬动不属于自己的利益 。  
但在我的这么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我的想法错得离谱 。  
“职称”等称号像一个绑在竹竿顶端的胡萝卜,悬在教师群体的前面 。教师群体在这根胡萝卜的刺激之下红了双眼、滋生了獠牙,开始互相啃噬 。  

  
利益面前存在“二八定律”:百分之二十的人高踞职称顶端,切走最大一块蛋糕;还有一部分教师拜倒在她们的脚下,意图尽可能地再去抢夺剩余的部分;那些真正老实厚道的老师反而逐渐边缘化,成了透明人、工具人的存在 。  
这和孩子家长们非议老师的寒暑假有什么关系?关系太大了!  
在这种争名夺利的腥风血雨中,教师的群像慢慢黯淡,各种负面的气息会散发到学校围墙之外,给人们带来不良的观感,潜滋暗长,终成问题 。  
再举一个例子:教师的课外办班问题,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几乎无解 。  
在“双减”落地两年之后,教师课外办班问题有偃旗息鼓的意思;但在此之前,无论教师群体还是学生家长群体,都在“为了你好”的声浪里浮沉 。  
虽然教师在校外办班属于灰色、甚至于黑色行为,但很多老师还是有感于其中的利润:一个假期就可以拿到一套房屋价款四分之一的收入,而全力以赴办班,竭尽全力办班 。  
这种和金钱打交道的行为一旦多起来,教师的行为就非常容易被定性成“商业行为” 。既然是“商业行为”,那教师在寒暑假拿工资,似乎也成了可以商讨的事情 。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教师在为自己这个行业掘墓 。  
补白我不愿意就事论事,因为那原本就是一个陷阱 。但在这篇文字结尾的时候,我愿意回到这件事情本身:老师们的假期果然轻松吗?  
一点都不轻松!!!!  
各种各样的事务如影随行,教师也在天地为炉的七月里焚身以火啊!  
人类的悲欢很难相通,你只觉得我很吵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