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香港7月28日电 (采访人员陈然)香港中文大学28日宣布,该校研究团队已成功研发一种新型电化学系统――酸性二氧化碳电解槽,可利用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成商用化工原材料,转化效率高达60%,有助化工产业实现低碳转型 。
【香港中文大学研发新型电解槽促进二氧化碳回收】领导研究团队的中大化学系助理教授王莹表示,要减缓全球暖化的影响,除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外,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同样重要 。全球近八成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燃烧化石燃料,因此发展“碳捕获和转化”技术,将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回收并转化为生产这些化工制品的原材料,被视为是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重要方法之一 。
为提高碳利用效率,研究团队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合作,研发一种新型酸性二氧化碳电解槽,有效抑制碳酸盐的形成,减少二氧化碳在转化过程中流失 。团队更加入钯铜催化剂,以抑制酸性环境下产氢反应所带来的竞争反应,将碳利用率有效提升至60% 。
王莹表示,此项目能够打破当前碱性电解槽碳利用率的上限 。团队正在努力扩大原型制作,希望将技术产业化,为发展环保科技及绿色经济转型出一分力 。
- 大学生怎样培养爱好特长 如何培养兴趣爱好圈子
- 你第一次熬夜是什么情况 大学生熬夜的论文
- 家访后续活动怎么写 大学生家访新闻稿
- 捐献骨髓会对人体造成那些损害呢 大学生悔捐骨髓
- 最好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或山东中医药大学办的 邱雅昌董氏针灸培训班时间
- 东北大学毕业生礼物 送大学毕业生礼物清单
- 女大学生频繁晒照,自信超凡,看得人郁闷:在审美和道德中挣扎
- 香港贫民窟的房子叫什么
- 龙葵中文俗名有哪些
- 厦门大学属于哪个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