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风口还是噱头?( 四 )


第三类是现在还未体现出来 , 但未来很可能出现的潜在因素 , 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层面 。
市值榜此前在《马斯克做选择题 , 库克全都要》一文中指出 , 现代企业的竞争 , 最后比拼的不仅仅是资本、核心技术、生态的竞争 , 而是产业链的控制能力 , 放在人造肉行业同样适用 。
在未来 , 是否具备稳定的供应链或许会成为人造肉企业的一大难题 。
以Beyond Meat为例 , 过去它就曾因供应链供给不足遭遇产能瓶颈 , 导致产品短缺 , 起初它只有一家蛋白质供应商 , 占到了2018年前九个月净收入的79% , 单一供应商来源让其一度面临较大的风险 。
而由于当前企业在植物性人造肉产品生产上主要以豌豆蛋白等为原料 , 长远来看 , 势必会引发豌豆蛋白、大豆蛋白等资源的争夺 。
第四类则是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将面临来自营养含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争议及不确定性 。
兴业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 , 在植物基食品中 , 不论是燕麦奶还是植物肉 , 蛋白质含量都明显偏低 , 只有动物基同类竞品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 且植物基食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 也比动物基食品偏高 。
此外 , 植物基的环保优势也面临着争议 。 部分社会舆论认为 , 长期的素食主义 , 会导致人体确实某些必须的动物源营养素(如铁元素) , 导致需要从其他途径额外摄入(如各类营养补剂)甚至因此得病 , 而这一过程中的额外资源消耗 , 会导致植物基的环境成本更大 。
整体来看 ,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 人造肉尚未出现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 , 且囿于其在技术等方面面临的难题 , 短期内很难实现这一目标 。
但它是一个充满着想象力的行业 , 资本对它青睐有加 , 入局的玩家也越来越多 。
很明显 , 外界对它的期许 , 与它现在的发展状况之间 , 已经产生了偏差 。

人造肉,风口还是噱头?

文章图片
图6/6

<1>《福泽谕吉的“肉食说”及其在日本近代文明史上的意义》 ,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 徐静波;
<2>《Beyond Meat上市大涨 , 国内“人造肉”投资机会在哪?》 , 国盛证券;
<3>《生猪价格仍处于高位 , 建议关注龙头》 , 世纪证券;
<4>《人造肉产业深度研究》 , 兴业证券;
<5>《食品饮料2021年度策略:慎思量 , 一枝独秀还复来》 , 天风证券;
<6>《绿色经济系列报告(三) , 碳中和大潮下的消费新趋势》 , 平安证券;
<7>《蛋白新能源 , 深度探索人造肉行业革命之路》 , 天风证券;
<8>《植物基行业专题报告(一):行业风渐起》 , 兴业证券;
<9>《人造肉 , 能解肉慌吗?》 , AI财经社;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