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餐饮同城同价藏猫腻”是一种提醒

  据央视报道 , 采访人员近日通过调查发现 , 中国民航局提出的推动机场餐饮“同城同质同价” , 在很多城市的机场仍未真正落地生根 。 在国内某城市机场候机楼的一家快餐店 , 汉堡套餐的价格从45元到70元不等 , 而在市区同品牌餐厅 , 汉堡套餐的价格在32元到50元之间 。

  机场餐饮曾经因为“天价”而受到广泛质疑 。 早前 , 中国民航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航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 , 明确提出要推动机场餐饮“同城同质同价” 。 不少机场纷纷采取行动主动下调餐饮价格 , 收到无数称赞 。

  从有关报道来看 , 虽然有些商家公开标明“同城同质同价” , 但并未真正落实 。 还有一些商家故意推出与市区完全不同的餐饮种类 , 让消费者和监管者无法在同城进行比质、比价 , 这也是逃避“同城同质同价”的一种手段 。

  “机场餐饮同城同价藏猫腻” , 对我们是一种及时提醒:不能只靠一纸文件、一种行动推动机场餐饮“同城同质同价” , 而是应该在调查机场餐饮价高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组合拳 , 才能真正降低消费者餐饮成本 , 才能防止商家玩猫腻 。

  机场适当降低租金成本 , 商家才可能“同城同价” 。 作为商家 , 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 。 数据显示 , 机场门店租金占比平均达30%以上 , 远高于市区租金水平 。 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同城同质同价” , 商家要么关门要么赔本 。 因此 , 机场方面需要适当让利 , 下调租金为商家让出实施“同城同质同价”的空间 。 财报显示 , 首都国际机场、上海国际机场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2018年净利润总额超过82亿元 。 其他一些省会城市机场净利润也不低 , 应该以让利换“同城同价” 。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为机场餐饮“同城同价”护航 。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有义务有能力对机场餐饮“同城同质同价”实施情况进行监管监督 , 对欺骗消费者的商家进行查处 。 希望民航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联手治理机场餐饮“同城同质同价”中的“猫腻” , 以维护消费者权益、市场秩序和机场形象 。 此外 , 消费者在机场消费时应进行比价并举报违规行为 。 当然 , 还可以通过成立机场餐饮协会 , 以行业自律促进商家规范经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