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大巫白马神 广西平南白马神岭风水地理术(14)


岿水 在县南三里 。由蓝山北流经县界 。明崇祯时,同知张恂题曰舜源浩荫 。
桐梁水 初属桂阳州 。源出晋岩泉,深阔十丈,飞流悬注 。
公井 在县署西南角水 。味甘冽,遇旱不涸 。居民咸取汲焉 。故名公井 。
珠泉 在邑北门外 。吐沫如珠 。明崇祯时,同知张恂命曰:万斛珠泉 。
临武县
韩张山 在县治后即官山也 。唐张署以言事,谪令临武同时,韩愈亦谪阳山取道于临,同宿官山 。宋人于山顶构韩张亭,为临武八景之一,曰官山遗迹 。
东云山 在县东一里许 。相传成武丁仙游憩此所 。乘白骡至,今遗迹犹在石上 。宋人构成仙观于山腰,为临阳八景之一 。曰仙景春游 。挂榜山 在县南里许 。高二百馀丈,长亘五里 。丹崖峻削,下临石溪 。相传为邝秋蟾修仙之处 。望之云气郁蒸,如有神物潜焉 。为临阳八景之一 。曰挂榜晴岚 。
舜峰山 在县西三里许,高百馀丈 。相传舜南巡驻此 。山顶平衍可二百亩,三面壁立,前开一径以通上下 。元末,县无城守,乡民于此垒石以避寇 。其巅有舜祠,为八景之一 。曰舜峰晚眺 。华阴山 在县西三十里 。三峰高秀如华岳 。联接西山直通岭表,盘纡遮绝,莫穷其所止 。西山 在县西二十里,即《水经》桐柏山也 。西界蓝山,直接九疑之麓山 。势崄绝,雄据百里溪峒 。深窅猺人耕猎其间,地近广西,山气严凝,春犹积雪,为八景之一 。曰西山霁雪 。
笔架山 在县东二十里 。三峰并峙,峭拔云表 。中一峰高出左右二峰,承之宛如笔架,当武水东,为一邑之胜 。
罗城山 在县南三十里 。山势环拱如城,山腰有小洞,名风门 。下有龙池,乡人建庙其上 。金城山 在县东四十里 。昔人曾立垣以避寇 。东山 在县北三十里 。即八源山也 。
金香山 在县北四十里 。南连桂岭,其高并之 。五代时曾于此,设铜冶 。
五马山 在县南五里接挂榜 。山形如马鬣 。桂岭 即香花岭 。在县北三十里,北接金香,左连马岭,高八百馀丈 。山势雄伟,盘绕县境,为官山之祖 。
马侯岭 在县东北四十里 。山脉来自桂阳金仙岭,奔腾八九十里 。有追风逐影之势,下有伏波将军祠 。
梅坡岭 在县西一里许,旧有路亭 。
东春岭 在县西十五里,诸山自东北来者俱
盘聚此 。山开嶂而下连起数峰,以结县治 。结茅岭 在县南三十里为楚粤之界 。
秀岩 在县南十五里 。岩石天成,门奥俱备 。中一室虚旷平坦,可坐数百人 。四壁璀璨,备诸彩色 。西北通一牖以受明 。下有二穴,溪流入左穴伏而不见,至岩前出流,伏于右穴,泠泠之音乍远乍近 。宋邑令王淮以米南宫所书秀岩二大字摹,而镵诸石以名之 。为八景之一,曰秀岩风月 。
红石岩 近秀岩,中可容百人 。石乳结聚,鸟兽花卉之品色色皆备 。中有水晶石,有似玉者,有圆如鸟卵者,有方如骰子者,若出天成 。
云峰岩 在县北四十里金香铺后,即香花岩也 。峰势雄峻,岩居其吭,出奇不及秀岩而高朗过之,若有吞吐朝霞之意 。
绣龙岩 在县北二十里 。石峰屹屹,岩在峰半,一室皎然可容数十人 。上有石龙垂一首,可三五尺,昂视岩口 。鳞甲奋起,击之铿然有声 。后一奥室深邃不可穷,有小径盘旋,石泉曲曲不辨去来 。
金粟岩 在县西北二十里 。龙冈坪下有石崭然,中虚敞可坐数百人 。岩水下垂宛如珠箔 。黄门岩 在舜峰之麓 。石壁峭拔,五色掩映 。中多幽岩邃洞,有似层楼者,有似宝盖者,有若堂奥者,莫穷其状 。石液悬流以饮行人 。相传仙遗铁屦于峭壁之上,可望而不可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