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一般是什么引起的 尿道感染是怎么回事怎么引起的( 二 )


(4)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可确诊 。
(5)菌落数经复查均在104~105/ml者,需结合临床表现或做膀胱穿刺尿培养确诊 。
2.血液检查血常规偶有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 。急性肾盂肾炎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
治疗要点(一)一般治疗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发热者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 。膀胱刺激征和血尿明显者,可口服碳酸氢钠片1g,每日3次,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抑制细菌生长 。急性尿路感染有发热等感染症状者应卧床休息 。
(二)各临床类型的治疗1.年轻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1)单剂抗生素疗法:通常用磺胺甲唑(SMZ)2.0g,甲氧苄啶(TMP)0.4g,碳酸氢钠1.0g,1次顿服(简称STS单剂) 。也可用复方磺胺甲唑(内含SMZ400mg,TMP80mg)5片顿服,或阿莫西林3.0g,1次顿服,或TMP400mg顿服 。
(2)三日疗法:复方磺胺甲唑2片加碳酸氢钠1.0g,每日2次,口服;或阿莫西林0.5g,每日4次,口服;或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口服,均连用3日 。该疗法不良反应少,其适应证与禁忌证及追踪复查方法与单剂疗法相同 。
2.女性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属于组织深部感染,有发生菌血症的危险性,必须使用强力抗生素治疗 。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尽早把对致病菌敏感的有效浓度抗生素输送至血液循环和尿路,最好尽快静脉途径用药,疗程为14日 。
3.妊娠合并尿路感染治疗上与一般尿路感染相近,但宜选用毒性较小的抗菌药物 。只是由于妊娠妇女合并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且其常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故不应选用氨苄西林治疗妊娠合并尿路感染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及无症状性细菌尿常选用呋喃妥因、磺胺甲唑(SMZ)和第一代头孢菌素,初发者或单纯性尿路感染倾向用三日疗法,而不主张用单剂疗法;复发性尿路感染应予以恰当的抗生素药物治疗6周;而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急性肾盂肾炎孕妇有专家推荐首选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静脉使用,并住院治疗 。
4.再发性尿路感染女性再发性尿路感染很常见,其中80%是重新感染 。复方磺胺甲唑目前最常用于长程低剂量抗菌疗法,每晚于睡前排尿后服半片,使尿路感染再发率降为平均每患者每年仅0.2次 。尿路感染每年发作两次以上的妇女,应该使用此方法 。如果患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可只用TMP,睡前服50~100mg,其疗效可能相近,但有可能出现耐药菌株,而磺胺甲唑无此不良反应 。抑菌疗法的具体方法是每晚排尿后口服一次单剂量抗菌药,剂量一般为每日剂量的1/3~1/2,可选用阿莫西林、呋喃妥因等 。
5.小儿尿路感染感染再发者,尤其是有肾瘢痕形成或反流的患者,宜长期服药预防 。可选用:栙复方磺胺甲唑(TMP每次2mg/kg,加SMZ每次10mg/kg),每日1~2次,口服;栚呋喃妥因每日2mg/kg,顿服;栛孟德立胺,每日50mg/kg,分3次口服 。预防性治疗至少要1年 。在复发性尿路感染者,经手术纠正后,应继续预防性服抗菌药物数月 。选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不能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小儿尿路感染 。
6.男性尿路感染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尿路感染的感染源,难以治愈 。因为绝大多数抗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不能进入前列腺液内 。磺胺甲唑2片,每日2次(疗程12~16周)、TMP或红霉素在前列腺液内浓度较高,可选用 。
7.留置导尿管的尿路感染由留置导尿管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是在医院内获得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2%~4%发展为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可能导致死亡 。
8.无症状性菌尿是否需要治疗,目前仍有争议,但存在以下情况者,应予以治疗:栙妊娠期间发生;栚曾出现有症状尿路感染者;栛学龄前儿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