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杰出教授兰诺·布鲁姆的第一位导师最早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 , 但普林斯顿当时不允许女学生进实验室 , 所以兰诺没法在那里求学 。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做博士后时 , 她的导师是位女数学家 , 但是学校并没有授予她正式教职 。
2010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2020年加拿大盖尔德纳奖得主伊莱恩·富克斯曾经是芝加哥大学生物化学系唯一的女生 。 读博时 , 她的博导不相信女性也能从事科学事业 。
2021年沃尔夫医学奖得主琳妮·马奎特 , 用一项实验说明了科研工作中潜在的性别偏见 。 研究人员以随机生成的男性或女性人名去申请进入实验室 , 结果发现男性的名字通过机会更多、起薪更高 。 并且 , 该结果与导师的性别无关 。 另一项调查发现 , 现实当中 , 男性研究人员获得的平均资金资助 , 比女性要多出50万美元 。“在学术领域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 就像一个漏水管道 , 女性在研究生、博士、博士后阶段不断被漏出 , 没能进入科学领域 , 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 ”马奎特总结道 。
以行动争取平等是最好的回答
如何为希望在STEM领域有所建树的年轻女性提供机会 , 鼓励和帮助更多的妇女发挥领导作用?参会的科学家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回答 。
伊莱恩·富克斯回忆起她在芝加哥大学时 , 曾经收到过前辈女基因学家珍妮特·罗利(Janet Rowley)手写的字条 , 写着“祝贺你获得了大奖的奖学金” 。
“这是件小事 , 但却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富克斯说 , “我开始意识到 , 对于女性能否像男性那样取得科研成就这种问题 , 最好的回答就是用事实说话 。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实验室副主任韩喜球 , 是中国海洋科考史的首位女首席科学家 。 曾参加了近20次海洋科考 , 其中有11次担任首席科学家 , 参与了蛟龙号深潜等重要科研任务 。
“我主要从事深海矿产资源的调查和研究 。 只有到深海大洋把真正的矿给找出来 , 把海底的矿石端出来 , 才是作为一个探矿者终极目标 。 ”韩喜球说 。
文章图片
兰诺·布鲁姆也是倡导女性进入科研领域的践行者 。 早在40多年前 , 她就拍摄了16部主题为“STEM中的女性”的短片 , 鼓励女孩参加课外科学活动 。 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 , 她任教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积极为女生提供榜样、信息和机会 。 目前 ,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50%的学生是女性 。
“叫她兰诺 , 别叫她布鲁姆太太”
马奎特、莱维特等参会科学家都直接提出 , 在科研领域“女性能顶半边天” 。
中科院院士、前上海天文台台长叶叔华提到了多年前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的情景 。 一位欧洲女科学家说 , 女性在科学领域有着“玻璃天花板” , 女性很难获得教授职位 。
“男女平等并不意味着要让女性比男性更强 , 而是平等享有机会 。 ”叶叔华说 。 经过多年努力 , 目前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中 , 男女拥有了公平的机会 。 执委会主席也由女天文学家Debra Meloy Elmegreen担任 。
文章图片
在女性顶起半边天的同时 , 另外半边天的支持同样重要 。 男性与女性的互相理解和扶持对于科研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笑称:“人们常说 , 成功的男性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 。 反过来说 , 成功女性背后也有一位伟大的男性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