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富穿越色彩的皇帝 , 备受争议的新政 , 王莽“托古改制”缘何失败//----
----极富穿越色彩的皇帝 , 备受争议的新政 , 王莽“托古改制”缘何失败//----
"multi_version":false
摘要:“托古改制”是中国封建史上很多改革家惯用的改革模式 , 具体是以古代的百家经典为依托 , 从典籍纲目中寻找改革论据 , 以此为包装 , 推行改革者的新政策略 。 “托古改制”的案例有很多 , 比较著名的有西汉王莽新政 , 北宋王安石变法 , 清朝康有为的戊戌变法等等 。 不得不说 , “托古改制”能够为封建统治阶级推行新政的过程中 , 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阻力 , 但不是所有的“托古改制”都可以获得成功 , 本文以“托古改制”的鼻祖为中心展开探讨“王莽新政”的具体过程 。 \r\n
\r\n
一浅述王莽新政\r\n
新朝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谋划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 , 逼迫西汉最后一个储君刘婴将刘氏皇位禅让给自己 , 换服色易国号 , 由此开始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新朝” 。 \r\n
王莽执政以后 , 迫不及待地开始对内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 包含经济、土地、人权等诸多领域 。 王莽为了使改革能够减少阻力 , 保证各项措施得以顺利推进 , 采取“托古改制”的方法 , 以周礼为依托 , 恢复旧有的习俗和社会规范 。 王莽新政中包含两项重要的举措:1.土地公有(王田制);2.废除奴隶制 。 这些措施虽然十分注重维护下层平民的权益 , 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无法推行到底 , 使得西汉末年原本处于水深火热的平民再次雪上加霜 。 \r\n
\r\n
二王莽新政的两项举措\r\n
1. 王田制 。 王莽执政后 , 推行的首项措施是颁布“王田制” 。 “王田制”主要是针对西汉末年土地私有化 , 造成平民手中的土地被地方豪强地主阶级大量兼并的问题 。 王莽推行“王田制”的初衷是好的 , 本想通过朝廷的政令 , 强制地方豪强地主阶级交出手中过量的土地 , 以此来归还给缺少土地的平民 , 提高农民从事农业耕种的积极性 。 \r\n
具体措施:肯定新朝土地统一归朝廷所有 , 否定土地的私有制 。 一户人家若男丁超过8个 , 则分配土地900亩;若男丁少有8个 , 而实有土地超过900亩 , 则要将超出的亩数交给官府 , 重新分配给其他农户 。 农户获得土地是有条件的 , 必须向官府购买才能取得合法的经营耕种权 。 \r\n
过程:很多农户因为手中没有余钱 , 面对如此充满诱惑的利益 , 只好向官府或民间进行高息拆借 , 平民虽然获得土地 , 也因此变得债台高筑 。 \r\n
结果:新政实施的过程中 , 地方豪强地主阶级与官府勾结 , 谎报实有土地或是将良田私藏 , 只交出一些山岭荒地 。 平民用高价钱换来的是荒地 , 根本是一种入不敷出的赔本买卖 。 由于西汉时期的男丁人均耕地面积是14亩 , 王莽脱离实际号称人人百亩 , 远远悖离现实 , 最终导致“王田制”半途而废 。 \r\n
\r\n
2. 废除奴隶制 。 奴隶制是中国封建历史上一项长期的私有制 , 贵族阶级可以购买一定数量的奴隶来为自己劳动 , 奴隶的身份很卑微 , 社会地位非常低下 。 \r\n
具体措施:王莽一朝为争取平民阶级的拥护 , 颁布“废除奴隶制”的措施 。 强调“人人平等”的理念 , 认为奴隶和贵族一样 , 都应该有同样的人身自由 , 享受平等的社会地位 。 王莽新政要求贵族地主阶级不可以进行奴隶交易 , 应该释放所有的奴隶 , 恢复他们的自由身份 。 \r\n
过程:地方豪强贵族看到王莽一朝施行的新政都是针对自己阶级 , 对王莽的新政要不拒绝落实 , 要不变相落实 。 豪强贵族看到王莽要求“废除奴隶制” , 一个个欣喜若狂 , 赶紧将家中那些老弱病残的奴隶统统释放 , 表面上看是恢复奴隶的人身自由 , 实际上是减轻自己对过去规定“主人对奴隶赋有赡养照顾”的责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