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的奥斯曼帝国,在六大强国的虎视眈眈下,竟能坚持一个多世纪( 二 )

\r\n

\r\n1918年土耳其投降 , 奥斯曼帝国灭亡 。 战后协约国签订的《色佛尔条约》和之后的《洛桑条约》 , 安排了奥斯曼帝国的庞大“遗产” , 其广裹的领土被瓜分 。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 , 意味着奥斯曼帝国彻底覆灭 , 困扰欧洲达一个多世纪之久的“东方问题”最终告一段落 。 \r\n从历史来看 , 奥斯曼帝国的终结不应该感到奇怪 , 令人疑惑的是它竟然生存了这么长时间 。 一位东方问题的权威曾经说过:\r\n“奥斯曼帝国在1774年仍旧是停滞和过时的 。 它复兴的机会对许多观察家来说是很小的” 。 \r\n事实上 , 这一帝国又生存了几乎一个半世纪 , 那应该更多地归于大国的敌对和他们没有就如何瓜分“这一病夫”的遗产达成协议 , 而不是病人生存的愿望和决定 。 在一个半世纪里 , 帝国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这些变化没有挽救它却为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 \r\n

\r\n总体来说 , 19世纪欧洲六大列强插手中东事务从某一方面看 , 确实延缓了奥斯曼帝国的灭亡 , 但到了20世纪初期 , 列强的插手又无疑加速了奥斯曼帝国解体的过程 。 不过 , 尽管列强的侵略导致奥斯曼的毁灭 , 但是却又引领了土耳其的新生 , 可谓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 \r\n(参考资料:《帝国的崛起与没落》、《大国与奥斯曼帝国的终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