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风水的关系 风水和人的关系( 二 )




人和风水的关系 风水和人的关系

文章插图



人和风水的关系 风水和人的关系

文章插图



十八、九岁时,梁漱溟沉湎于佛学,认为佛家的出世最合心意 。


他吃素,不婚,勤学佛典,立志学佛 。


然而,冥冥中似有安排,他终将无法做到超然世外 。


1916年,梁漱溟写了一篇关于佛学的文章《究元决疑论》,引起了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注意 。


在蔡元培看来,梁漱溟对佛学的研究,正好可以补充北大教学的多元化 。


在蔡元培的力邀下,梁漱溟担任了北大印度哲学教授 。


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夕,北大新思潮是既倡导西欧近代思想,又同时引入各种社会主义学说 。


这对于研究东方古哲学的梁漱溟来说,无疑是激烈的冲击 。


有一次,少年中国学会组织演讲会,邀请对宗教问题持不同观点的人发表意见 。


做为研究佛学、讲佛学的教授,梁漱溟应邀做了一场题为“宗教问题”的演讲,同时解答反对观点 。


那场演讲从早晨持续到日暮西山,整整持续了一天 。


操场上千听众兴致勃勃,意犹未尽,原定的另一位教授不得不取消演讲 。


在演讲时,梁漱溟曾听到有学生对旁边人说:“我倒要听听他荒谬到什么程度!”


对于这种质疑,梁漱溟觉得无可厚非,反而认为彼此质疑,互相问难,更有利于学术发展 。


在梁漱溟看来,思想或道理,原本就是对于问题的解答 。人之所以进步,恰恰是因为他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求解答 。


他常常给学生讲:
“问题是根苗,大学问像是一棵大树,从根苗上发展长大起来,而环境见闻、生活实践,则是它的滋养资料,久而久之自然蔚成一大系统 。
思想进步的原理,一言总括之,就是如此 。”


对于东西方文化到底哪个更适用于中国的问题,梁漱溟写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详细进行阐述 。


在书中,他将西方哲学,印度佛学和中国儒学,置于同一坐标下进行考察 。


不仅对西方近代科学、思想、哲学等作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印度哲学作了比较研究,并且还对“五四”前后中国一些思想家的观点作了梳理评判 。


最后经过抽丝剥茧般的论述,梁漱溟得出结论: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将取代近代西方强势文化,而成为世界的主导,中国文化将进入自己的“文艺复兴时代” 。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被称为“中国新儒学的开山巨著”,也奠定了梁漱溟儒学大师的地位 。


在当时,学习“西化”还是保留“国粹”的文化之争正处于白热化状态 。


梁漱溟的继承文化传统、开拓传统文化新境界的观点,犹如混沌中照进一缕阳光,点亮了很多人的心 。


人和风水的关系 风水和人的关系

文章插图



人和风水的关系 风水和人的关系

文章插图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做为一个无党派人士,梁漱溟始终密切关注着国内形势的变化 。


1940年,他和张君劢等人发起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力争团结抗日的局面不破裂 。


为了让言论不受国民党控制,民盟决定在香港办报,建立自己的言论机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