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n technocracy工具( 二 )


以上这些问题都很重要,有些问题我们一时愚拙,答不上来,有时会顺口而说,体现顺性的一面 。有些东西感觉像哲学理念,但管理又不是哲学 。有些东西像在讨论宗教信仰,但管理不是宗教信仰 。有些时候管理还不得不涉及政治话题,但管理学家的视野显然有别于政治家的视野 。如此种种,皆为管理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不一定直指管理的本质,或许它们本身就是管理的本质 。
德鲁克如何看?
在本质上,管理“不是什么”:
一、 不是“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
二、不是“促进暴力、独裁与野蛮的合法化”(the Alternative to Tyranny)
三、 不是利润至上、利益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
四、 不是树立“官僚权威主义”(
bureaucratic-authoritarianism)
五、 不是制造“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
六、 不是为恶的行为推波助澜(not to be an evil doer)
七、不是“利己主义”(egoism)或独善其身
八、不是“控制狂”(control freak)或占有欲或支配欲(desire to occupy)
九、 不是“过度管理”(over-management)
十、 不是“误管”或“管理不当”(mismanagement)
十一、不是“技治主义”(technocracy)(技术统治论)
十二、不是“成功学”(prosperity philosophy)
如下是我从德鲁克先生的管理思想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与“管理的本质”有点关联几段震撼人心之言,都出自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使命、实践、责任》1973年的序言:
1、管理是工作,它拥有自己的技能、工具和技术……但是,本书所强调的不是技能、工具和技术;甚至不是强调管理的工作;本书强调的是“使命” 。
2、管理是器官,是赋予一个机构生命力、行动力和动态活力的器官 。
3、许多关于管理的书籍大都聚焦于管理技巧、聚焦于培训和聚焦于功能 。这些管理技巧、培训和功能只解决管理使命的局部 。它们可以处理一个企业、一家医院或一群人的事务;或是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或训练人们使用一些工具,诸如控制等 。这些书籍呈现作者对特别领域的关注和对专业技术的热衷,但是它们无能就管理者的使命提出真知灼见 。
4、管理是一门学科,或者至少可以说能够成为一门学科 。这不仅仅是常识,也不仅仅是现成经验的归纳总结;至少应该认为管理是一套条理化的“认知体系”(an organized body of knowledge) 。本书尝试向读者介绍我们迄今为止已然了解的一些管理知识 。同时,本书也尝试提出一些更大范围内的“未知体系”(organized ignorance);也就是说,在一些领域中,人们明知自己需要这些新的知识以求界定人们所需要的事物,只是人们至今尚未能够掌握这些知识 。……当我们把管理界定为一门学科时——也就是说,管理是一套条理化的“认知体系”;因此,管理适用于任何地方——在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就是“文化” 。管理不是所谓“价值中立”的科学 。管理是一种社会功能,深嵌于文化、社会、价值传统、风俗习惯、信仰教义、政治体系以及政府职能之中 。管理本身就是,也应该是以文化为前提;但是,反过来,管理与管理者也可以塑造文化与社会的形态 。
5、管理也是一门人的学问 。管理所收获的每项成就都是管理者的成就,每项失败都是管理者的失败;因为是“人”在管理,而不是某些“力量”或某种“事实”在管理 。管理者的宏大愿景、奉献精神以及正直品质决定了所经营的事业的是非成败 。所有人都需要自我管理——管理成为自我修炼、责任与贡献 。
6、本书致力于把——“人”与“使命”整合一起,不仅致力于阐明一些客观的、具有目的性的使命,而且提出完成这些使命所必备的人品素质、技能和基本态度 。“这种具有人性风格”的管理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