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思辙结局 《庆余年》结局,你满意吗?( 二 )

  

范思辙结局 《庆余年》结局,你满意吗?
  
文章插图  
虽然她也是尊重范闲的安排去了北齐,但是范若若在很多事情上都是自己拿主意,比如拒绝李弘成、比如瞒着范闲练习狙击枪,以及她在庆帝受伤之后在皇宫中一边挡人质,一边还要给庆帝疗伤 。  
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都是她自己的决定 。  
前面说得这么多,都是想要说清楚范若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我们能理解范若若的性格和立场,我们从能对她所做的事情,有一个合理的判断 。  
明白了以上这些前提,我们就能大致理解,范若若最终为什么没有选择一枪打死庆帝 。  
1、练枪是为了保护家人  
范若若练习狙击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范建、范闲、范思辙、柳姨娘、林婉儿,这些范若若所在意的家人 。  
第一次开枪是为了帮助范闲脱困,第二次开枪依然也是为了帮助范闲脱困 。  
可以说范若若的枪,不是为了杀人而练,而是为了保护而练,这跟范闲练枪是完全不相同的 。  
范若若可能从一开始就只是想要打伤庆帝,让庆帝没有办法伤害范闲就可以,至于范闲是不是要杀死庆帝,范若若很可能是要尊重范闲的想法,毕竟庆帝是范闲的亲爹 。  
2、范若若看到庆帝的脆弱  
陈萍萍开枪打庆帝、范若若自己开枪打庆帝,庆帝的这两次受伤,都是范若若给治疗的 。  
也是这两次受伤之后,庆帝表露出了跟以往完全不同的柔软,像一个孤独的老人 。  
范闲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庆帝,范闲所见到的庆帝都是强大无敌的样子 。  
而范若若却看到了庆帝的伤口、看到了庆帝的悲哀,可以说范若若比范闲更能体会到庆帝的脆弱 。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体会,让范若若无形中改变对庆帝的看法 。  
朝夕相处的几个月,庆帝在范若若看来并不是那么无恶不作,也并没有非死不可的理由,甚至对范家依然还是可以,范若若的内心并没有被恐惧、贪婪、仇恨所占据 。  
范若若从一开始可能也只是准备打伤庆帝,让庆帝失去杀范闲的能力 。  
3、洗白庆帝  
最终最终,如果庆帝死在范若若手里,那么这个事实将永远无法改变,范若若也要承担这样的结局 。  
猫腻并没有让范若若来承担,也没有让范闲来承担弑父的事实,而是让庆帝自己进行选择,借五竹的眼睛把庆帝给杀了 。  
从观众的视角来看,如果让庆帝死在范若若手里,对范若若实在是太残忍了,猫腻何尝不是很疼这个妹妹呢,把庆帝的死交到庆帝自己手里,让庆帝自己终结自己 。  
总结:  
范若若对庆帝手下留情,庆帝也在受伤之后对范若若手下留情,让一切罪孽都在手下留情中得以清洗 。  
让人的感情重新回到庆帝的身体里面,也让范闲和范若若不用承担弑君弑父的大罪,毕竟这样的人物是真的有无法挽回的道德伦理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