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告诉采访人员 , 科研潜力大、有干劲的年轻科研人员是好苗子 , 但也担心他们步子太快而在科研上出现重大纰漏 , 因此对于这样的年轻人往往采用“响鼓也需重锤敲”的策略 。
“当时 , 往往包信和老师批评完我 , 韩秀文老师还要与我谈心 。 ”邓德会说 , “现在回想起来 , 这些教诲就是我成长的‘催化剂’ , 每次跟当年的同学聊起来 , 大家都非常感激这个团队和老师们 。 ”
受到“重锤敲打”的邓德会成长迅速 , 博士毕业后留所继续做科研 , 并成立创新组 , 组建团队从事贵金属替代的纳米催化剂相关研究 。
邓德会说 , “我自己带队伍后 , 也鼓励开讨论会 , 让大家畅所欲言 , 这些都深受包信和老师的影响 。 ”
20多年来 , 包信和所在的实验室 , 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25人、硕士研究生14人、博士后40余人 , 多人已成长为催化领域的优秀人才 。
如今 , “纳米限域催化”已成为催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相关研究论文他引已经超过3万次 , 8篇代表性论文被引累计近4000次 , 来自不同国家的众多理论和实验研究团队跟随开展限域催化相关的系统研究 。
昔日的“冷板凳” , 已经越焐越热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耕耘二十余载 把冷板凳焐热 解密催化“黑匣子”】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1月04日 04 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