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海,“乘风破浪的姐姐”如何成为顶尖科学家?( 二 )


“在学术领域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 就像一个漏水管道 , 女性在研究生、博士、博士后阶段不断被漏出 , 没能进入科学领域 , 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 ”马奎特总结说 。
行动
“最好的回答就是用事实说话”
如何为希望在STEM领域有所建树的年轻女性提供机会 , 鼓励和帮助更多的妇女发挥领导作用?参会的科学家们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
富克斯回忆起她在芝加哥大学时 , 曾经收到过前辈女基因学家珍妮特·罗利(Janet Rowley)特意手写的字条 , 写着“祝贺你获得了大奖的奖学金” 。 “这是件小事 , 却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富克斯说 , “我开始意识到 , 对于女性能否像男性那样取得科研成就这种问题 , 最好的回答就是用事实说话 。 ”
兰诺·布鲁姆是一位行动派 , 早在40多年前 , 她就拍摄了16部主题为“STEM中的女性”的短片 , 倡导女孩参加课外科学活动 。 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 , 她任教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积极为女生提供榜样、信息和机会 。 目前 ,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50%的学生是女性 。
励志铭
长期以来 , 男性主导的社会 , 女性的才华被忽略 , 一半的人类智慧浪费了 。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
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勇敢去争取 。 当然 , 这不是一场拳击赛 , 女性在赛场上也并不会带来什么伤害 , 但对于女性来说 , 我们希望能得到更多机会 。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
传统认为海洋是男人的战场 , 但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 , 上天入海 , 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建功立业 。
——中国海洋科考史首位女首席科学家、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实验室副主任韩喜球
人们常说 , 成功的男性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 , 反过来说 , 成功女性背后也有一位伟大的男性 。 男女都能成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与遗传发育学系课题组长、首席科学家曾凡一
现场观点
“90后”天文学泰斗叶叔华:想要什么 就勇敢去争取
她论坛上 , 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精神矍铄的叶叔华让现场的嘉宾猜测自己的年龄 。 “实际上 , 我今年已经95岁了 。 ”现场掌声响起 , 这位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幽默地说 , “这真是一个糟糕的数字 。 ”
现场 , 她还贡献了不少金句:为了激励女性 , 她说“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勇敢去争取 。 当然 , 这不是一场拳击赛 , 女性在赛场上也并不会带来什么伤害 , 但对于女性来说 , 我们希望能得到更多机会 , 因为我们受到不公待遇已经太久太久 。 ”
她回忆起多年前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 , 一位欧洲女科学家说 , 女性在科学领域“有玻璃天花板” , 女性很难获得教授职位 。 这时 , 来自南美的代表们笑了 。 他们说 , 在南美并不是这样 , 男女都平等参与到专业领域中 。
“男女平等并不意味着要让女性比男性更强 , 而是平等享有机会 。 ”叶叔华说 。 经过多年努力 , 目前她所在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中 , 担任执委会主席的是一名女性天文学家 , 而非男性 , 这在科研学术界并不多见 。
1958年 , 叶叔华挑起了筹建我国世界时综合系统的重担 。 到了1964年 , 我们的世界时系统达到世界第二名 , 1966年初正式作为我国的时间基准向全国发送 , 这就是后来的“北京时间” , 叶叔华也因此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 。
此外 , 她还是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 开创性地提出建设中国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网(VLBI) , 倡导并建成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推动我国成为世界最大望远镜列阵(SKA)的创始国 , 推动上海建设SKA数据中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