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自研芯片启示录:不为跑分只为打磨体验( 三 )
不只是算力不足 , 在 Google 开发团队眼中 , 现有 Pixel 手机一直使用的高通骁龙 SoC , 从架构到功能 , 都不足以满足 Pixel 各种 AI 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 ,可以说是‘积怨已久’ 。
同理 , 随着量身定制的硬件提升 Pixel 6 上也加入了很多 AI 带来的效率提升:比如 Pixel 6 中识别准确率与速度都有大幅提升的离线语言转文字功能 , 就是 Google 借助机器学习 , 将已经构建完毕的语音识别模型预制在手机内存中 , 使用 Google Tensor 内建的 TPU 模组 , 实现比传统算力更加高效的识别效果 ;
实时翻译功能也不再局限于翻译 App 内 , 被整合进更多应用中 。

文章图片
图9/10
如今 , 随着计算摄影在更多手机厂商的尝试逐渐成熟 , 曾经困扰着 Google 的问题 , 也成为越来越多手机厂商的共识:为软件功能量身定制硬件 , 反过来进一步提升软件的运行效率 , 或许才是未来在手机端更现实的解决方案 。
小米与 vivo 在 ISP 芯片领域的尝试 , 不是为了纸面性能或跑分测试的优劣 , 而是为了满足各自独特的需求而定制:就像 Google 在 Tensor Chip 诞生之前为 Pixel 研发的数款协处理器一样 。
虽然定制 SoC 对于大部分手机厂商来讲仍然是极其烧钱的行为 , 但通过定制 ISP 等协处理器的方式 , 同样能打破如今智能手机体验‘同质化’、连拍摄效果都要以跑分定胜负的现状 , 给用户带来更多不同的体验 。
只要这条路被证明行之有效 , 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效仿 , 加入到自研处理器的行列中 。 (快科技)

文章图片
图10/10
【Google自研芯片启示录:不为跑分只为打磨体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