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另辟蹊径推理财
与自带场景优势的电商巨头狂撒钱、推分期不一样的是 , 缺乏自营生态的互联网银行们 , 瞄准的是贷款和理财产品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目前 , 包括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等机构纷纷借势“双11” , 分别送出“回血礼包”和“还款红包” , 不过微众银行推出的是理财产品 , 而新网银行瞄准的则是好人贷“备用金” 。
“又是一年剁手时!大家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吗?全世界都在让你花钱 , 只有我们在帮你赚钱……”11月2日 , 根据微众银行公布的“11.11专属回血礼包”活动页面 , 现在购买微众银行指定产品 , 一是从产品确认份额日起 , 可额外奖励5天年化3%的奖励;此外还可邀请朋友助力 , 每增加一位好友点击助力就可增加200财富值 , 达到100万财富值可领取价值300元的积分 。
新网银行准备的则是还款红包 。 根据活动页面 , 新网银行针对新用户推出“双11安心购享最高300还款红包”活动 , 新用户参与报名最高可领取20万元贷款额度 , 活动奖品为还款红包 , 最高200元;老用户则可发起借款 , 还款红包最高为300元 。
一金融科技从业人士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从目前金融营销活动来看 , 大部分还是巨头们在自有生态内的动作 , 比如大部分是自家电商销售结合金融业务 , 主要开展免息、满减等营销 , 而微众银行、新网银行在电商上存有短板 , 因此选择了其更擅长的理财、贷款等活动方式着手” 。
事实上 , 除了消费者熟悉的“免息、提额”分期战以及回血红包活动外 , 今年的“双11”在支付上也有新变化 。 其中 , 银联云闪付首次加入天猫和京东“双11” , 均有金额不等的价格满减和随机立减 。
机构血拼营销也需理性
各路机构撒钱血拼 “双11” , 正如消费者需理性消费一样 , 在业内看来 , 机构们也需根据自身需求 , 有所侧重地理性营销 。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 , 伴随着电商购物体验的不断提升以及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方式的涌现 , 银行对线上购物领域的场景渗透率持续扩大 。 对银行而言 , 可以借此增加交易规模 , 嵌入消费分期、信贷等业务;对电商而言 , 可以加速活跃用户向最终消费支出行为进行转化 , 提升商品销售规模 ,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 , 既获得购物体验方面的提升 , 也能够切实收获消费优惠 , 这可谓是一个多赢的事情 。
不过 , 在各方诉求下 , 机构们在营销时也要注意多方问题 。 正如一银行业分析人士指出 , 目前市场上就有少数银行可能存在诱导客户购买理财、增加贷款等不当营销行为 。 在他看来 , 互联网银行营销 , 要从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与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角度 , 也需要加强银行产品定价自律管理 , 避免不当营销 。
金天则指出 , 电商平台和金融机构互有诉求 , 比如电商机构希望借助与银行、特别是区域性中小银行合作 , 带动下沉市场的线下用户转化;而金融机构则希望借助电商消费场景激活现有客群、加速收入转化等 , 但在面对同一用户人群进行营销推广时 , 需要在用户上进行区分 , 避免被误认为边界不清、触碰监管红线 。 其次 , 政策导向并不鼓励过度消费、特别是大学生等金融弱势群体的过度借贷消费 , 在营销推广时需要把握尺度 , 杜绝低俗广告不当传播造成负面舆情 。
“此外 , 机构‘双11’活动 , 需要注意相关条款规则的充分解释说明 , 不得以引人误解或欺诈等方式使消费者交易 。 ”苏筱芮补充道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首先需要关注活动条款内容具体存在哪些前提条件 , 比如是否存在名额限制、需要手动领券或抢购等 。 其次 , 如果涉及到信用支付、分期付款等需要记得还款日期 , 最后需树立量入为出、理性消费的观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