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南下,刘备带领10余万百姓撤离,是仁慈爱民还是做挡箭牌?( 二 )


曹操南下,刘备带领10余万百姓撤离,是仁慈爱民还是做挡箭牌?

文章插图
刘备重感情讲忠仁宽厚,这一性格好象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实惠,相反让他的事业为此多有所损 。如果刘备听诸葛亮的话快速占了荆州,如果刘备不感情冲动为关羽报仇去冒然征伐江东,也许刘备的事业会做得更大一些 。可惜啊,想打天下的刘备竟容易感情冲动,难怪有人说:“刘备可成兄弟,曹操只能做君臣”,也许吧,曹操多的是帝王之气,刘备多的是兄弟之情,难怪刘备最终的事业只能圈居蜀中了 。
曹操南下,刘备带领10余万百姓撤离,是仁慈爱民还是做挡箭牌?

文章插图
曹操南下,刘备带领10余万百姓撤离,是仁慈爱民还是做挡箭牌?

文章插图
曹操南下,刘备带领10余万百姓撤离,是仁慈爱民还是做挡箭牌?

文章插图
公元190年,刘表拿着董卓的任命书出任荆州刺史,刘表一个人骑着马到襄阳找到当地豪强蔡瑁、蒯越、蒯良等人,随后便依靠了当时豪强大族的支持,在数年时间平定了整个荆州,需要说明的是:刘表平定荆州不是依靠个人力量,而是依靠当地豪强的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刘表就是荆州豪强的台前代言人 。
刘表治理之下的荆州成为自董卓之乱后整个天下为数不多还算太平的地方,当中原战乱不断时,中原及三辅地区大量的流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向南逃到荆州,这些人中有名士,比如司马徽、徐庶、伊籍,还有大量的百姓,刘表一律接收安置,使得荆州一带在中原及北方16年的战乱中,显得一派祥和之气,刘表治理下的荆州也得到了荆州百姓的认可 。
曹操南下,刘备带领10余万百姓撤离,是仁慈爱民还是做挡箭牌?

文章插图
刘表和刘琮
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桓,在得胜回军的路上,曹操就开始了下一步军事战略的考虑,南征还是西征,曹操选择了南征荆州,并在同一时间训练水军,七月,曹操得到刘表病重的消息,开始率军南下,还没到荆州,刘表就病死了,刘表的次子刘琮在蔡瑁等人的支持下接管荆州,同时又在蔡瑁等人的胁迫下向曹操投降 。
刘琮投降代表了荆州本地豪强大族的政治意图,因为刘表所主政的荆州都是靠当地豪强,更不用说刘表的儿子刘琮了,在东汉末年,地方上的豪强大族左右了地方上的政治、舆论、经济、人口、土地等,豪强大族依靠庄园经济,不仅自己的家族发展壮大,而且手下隐藏了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是属于豪强的私人财产,不向国家纳税,也没有登记在册 。
曹操南下,刘备带领10余万百姓撤离,是仁慈爱民还是做挡箭牌?

文章插图
刘备
因为刘琮投靠曹操是被蔡瑁、蒯越、韩嵩、傅巽等人胁迫的,而这些人又代表了荆州当地豪强士族的意图,所以归属这些豪强的家族及人口都是愿意投靠曹操的,但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从樊城向江陵逃走时,刘琮的手下及很多当地的人归属了刘备,宁愿跟随刘备一起南逃,也不愿意接受曹操的统治 。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宁愿跟随刘备南逃也不愿意投降曹操的人到底是什么人?
绝大多数应该是从北方流亡到荆州的流民及其家属,以及受到刘备恩惠的百姓 。之所以是流民,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祖籍地是荆州的百姓,一般来说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除非活不下去,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是荆州当地人,才会愿意跟随刘备南逃,要知道背井离乡是相当艰难的,因为这一走,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
曹操南下,刘备带领10余万百姓撤离,是仁慈爱民还是做挡箭牌?

文章插图
老百姓在战乱中
曹操在当时就算再坏,也代表了东汉朝廷,为何这些不愿意投降曹操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