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名词get!何为“时空伴随者”?健康码会变色吗?该咋办?

继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之后 , 新冠疫情又催生了一个新名词——时空伴随者 。
jwview
什么是“时空伴随者”
据媒体报道 , 本轮疫情以来 , 成都、重庆等多地民众收到的提示短信中 , 出现了“时空伴随”“时空交集”字样 。
许多刚出现疫情的地方 , 民众手机上的健康码变成了黄色 , 而且出现了“时空伴随者”的字样 。
防疫新名词get!何为“时空伴随者”?健康码会变色吗?该咋办?
文章图片

▲“重庆共青团”微信号截图
jwview
何为“时空伴随”?
对于“时空伴随” , 目前官方并没有统一定义 。 各地已有多个地方发布了对时空伴随人员的定义和管理措施 , 各地做法也不尽相同 。
湖南长沙市疾控中心表示 , 在户外开放空间 , 同一基站一定距离范围内有过规定时长(例如10分钟及以上)轨迹碰撞的手机号码 , 定义为可能暴露的时空伴随 。
长沙晚报写道 , 比如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 , 而你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 , 无论是身体上擦肩而过 , 还是通信信号上的漂移 , 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 。
据“重庆共青团”微信号消息 , 时空交集与时空伴随是相同概念 , 是公安和电信部门的专业术语 。 是指本人的电话号码与确诊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范围是800米*800米)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 , 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 , 查出的号码为时空伴随号码 。 本人的绿色健康码就会变成带有警告性质的黄色码 , 并被系统标记为“时空伴随者” 。
那么 , 时空伴随者是密切接触者吗?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定义 , 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病毒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 , 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 , 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
因此 , 时空伴随者和密切接触者还是不同的 。
11月5日0—24时 ,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5例 ,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 , 本土病例40例 。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7例 , 其中境外输入13例 , 本土14例 。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6日统计 , 截至目前 , 全国共有4个高风险地区和61个中风险地区 。
jwview
健康码会变色吗?如何管理?
对于“时空伴随者”如何管理 , 各地标准也不尽相同 。
长沙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张恒提醒 , 收到疾控部门的防疫短信提醒后 , 市民要随时关注健康码的状态 , 如健康码暂为绿码 , 市民要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告;做好个人自我健康监测;建议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尽早开展核酸检测 。
如果健康码变为黄码 , 市民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告 , 经调查确实不属于集中隔离对象范围的 , 开展7天自我健康监测;在全程做好防护的前提下 , 自行前往指定核酸检测地点 , 凭本人健康码免费开展核酸检测;应在7天内进行3次核酸检测 , 结果为阴性即可向社区(村)申请解除黄码 , 社区(村)收到解码申请后进行初审 , 初审符合条件的递交区县(市)级疾控中心 , 区县(市)级疾控中心认定符合解码条件的给予解码;14天内凭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有序通行 , 但仍需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前往公共场所等人群聚集区域 。
【防疫新名词get!何为“时空伴随者”?健康码会变色吗?该咋办?】如果健康码变成红码 , 市民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告 , 原则上先就地隔离再进行调查 , 甄别原因后确定防疫管理措施;由实施就地隔离的属地政府组织实施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 , 对核酸检测实行免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