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时11310管!黑河战“疫”前线核酸检测样本背后的“猎毒者”( 二 )


正是凭借过硬的核酸检测实力 , 在支援巴彦县兴隆镇核酸检测的一个月里 , 哈医大一院核酸检测医疗队成功完成25万余管核酸检测 , 圆满完成任务 , 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力量 。
精准“猎毒” 昼夜不停与病毒赛跑
此次哈医大一院支援黑河嫩江市的移动核酸检测医疗队中 , 有23名检测人员 , 他们中年纪最大的43岁 , 最小的23岁 。 关雪告诉采访人员 , 虽然持续作战 , 队员们的身心都有些疲惫 , 但每当有任务时 , 大家都是精神饱满地投入战斗 , 没有一句怨言 , 没有一个人掉队 。 “我们的队伍 , 是一支不怕累、能吃苦的队伍 。 大家常说 , 不管到哪里支援 , 最怕的是没活干 , 呆着难受 。 ”在关雪看来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 让很多人知道了核酸检测工作 , 检验人也得以从幕后走到台前 , 被更多人了解和认识 , 大家都很珍惜能为抗疫出一份力的机会 , 因此工作起来也格外有动力 。
12小时11310管!黑河战“疫”前线核酸检测样本背后的“猎毒者”
文章图片

医疗队员核酸检测工作中
由于医疗队是“流水线式”工作模式 ,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岗位 。 队员关洁主要负责标本的处理工作 , 每次进仓后 , 坐在生物安全柜前 , 单手拧开数千个盖子 , 戳枪头吸取标本 , 再打掉枪头 。 一套流程下来虽然不算繁琐 , 但要保证每个动作都精准到位 , 不出差错 , 注意力必须要高度集中 。 她笑着说 , 自己的工作比较费手 , 前两天支援巴彦核酸检测手上磨出来的茧子刚掉 , 这回估计又得重新长出来了 。
【12小时11310管!黑河战“疫”前线核酸检测样本背后的“猎毒者”】负压舱内 , 队员们在密不透风的三级防护下 , 常常一呆就是五六个小时 , 即使浑身湿透 , 汗水模糊眼罩 , 也仍然坚持聚精会神地操作 。 他们昼夜不停与病毒赛跑 , 精准“猎毒”, 用专业与汗水 , 在距离病毒最近的战场上 , 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疫情防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