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决定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 , 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 。 11月8日 , 工信部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 其中提到 , 目前 , 主要互联网企业(TOP100)开屏信息“关不掉”基本解决 , “乱跳转”误导用户问题发现率大幅下降至1% 。
当前 , 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 , 我国信息通信行业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但一些服务环节与用户的高期待仍有差距 , 在用户感知和体验方面有待提升 。 为此 , 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社会重点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 《通知》紧密结合用户投诉情况 , 督促指导企业完善服务 。
据了解 , 《通知》包含三个方面共十项重点任务 , 提出了推动实现服务举措“五优化” , 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双清单” , 实现服务能力“四提升”要求 , 简称“524”行动 。
App治理一直是工信部工作重点 , 也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 , “五优化”中便包含优化App开屏弹窗信息展示方式 。 据工信部介绍 , 前期 , 工信部对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广告标识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违规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 , 督促企业重视用户诉求 , 解决好在开屏信息页面中存在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跳转等问题 。
“目前 , 总体整治成效显著 , 主要互联网企业(TOP100)开屏信息‘关不掉’基本解决 , ‘乱跳转’误导用户问题发现率大幅下降至1% 。 ”工信部表示 ,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前期工作成果 , 防止类似问题反弹反复 , 《通知》要求所有互联网企业应在其App开屏信息和弹窗信息窗口设置明显、有效的关闭按钮 , 让用户“找得到 , 关得了” , 且不得使用整屏图片、视频等作为跳转链接 , 误导用户点击 。
上个月 ,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 , 今年前三季度工信部已经开展了10批次集中检测 , 累计通报了1494款违规App , 下架了408款拒不整改的App , 对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震慑 。
此外 , 用户经常也反映“在某一App上浏览、购买产品 , 而其他App会推送相关内容” , 用户对个人信息被共享到何处不知情 , 容易造成恐慌 。 为此 , 工信部提到 , 11月1日 , 《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 此次专项行动要求相关企业(结合企业规模、用户体量 , 首批包含了39家主要互联网企业)建立已收集个人信息清单和与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清单 , 并在App二级菜单中展示 , 方便用户查询 。
【互联网企业开屏信息关不掉基本解决】具体而言 , 在建立已收集个人信息清单方面 , 为更好地保护用户知情权 , 《通知》要求相关企业简洁、清晰列出App(包括内嵌第三方软件工具开发包SDK)已经收集到的用户个人信息基本情况 , 包括信息种类、使用目的、使用场景等 。
在建立与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清单方面 , 为了让用户清晰掌握个人信息在App、SDK及其他第三方间的共享情况 , 工信部在前期App专项治理行动基础上 , 进一步要求企业在二级菜单中列出App与第三方共享的用户个人信息基本情况 , 包括与第三方共享的个人信息种类、使用目的、使用场景和共享方式等 。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