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使用了多套不同的系统 , 整体的运维复杂度很高 。 贝壳大数据团队只有十几个人 , 导致对于每套系统的研究理解都不深入 , 出了问题很容易Hold不住 , 运维压力很大 。 就在使用了StarRocks后 , 贝壳可以支持高并发数据分析 , 能很好地支持贝壳的各级人员同时访问和使用;也支持数据的实时更新、实时生效 , 更有力地支持了需要更新的实时数据分析场景;不仅如此 , Join的查询性能、能有效地支持星型模型查询场景 。 并且 , StarRocks的现代化物化视图技术 , 可以很容易实现同时高效查询明细数据和聚合数据的能力 。 ”叶谦告诉数据猿 。
目前 , 贝壳正在逐步将OLAP数据分析场景全部统一到StarRocks上 , 现在其不仅各个场景需求的满足度更高 , 而且同时维护的系统数量减少后 , 整体运维复杂度和压力都下降了很多 。
文章图片
叹未来 , StarRocks选择开放源代码 , 鱼和熊掌或许可以兼得
2021年 , 对整个开源世界来说是特殊的一年 , 从诞生年龄来看 , 它已进入“而立” 。
30年前 , 来自芬兰的大学生Linus Torvalds创造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 。 经过三十载发展 , 这个当年因个人兴趣而诞生的开源项目 , 如今已经发展成全球最大、参与开发人数最多的超级项目 。
尽管开放源代码可以共建生态、推动技术创新 , 但是对于追求商业成功的初创企业来说 , 开放源代码后如何“活下来”呢?尤其在各方势力都虎视眈眈的中国数据库产业 ,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吗?
“StarRocks作为一家商业化的公司 , 我们肯定是要追求商业上的成功 。 在StarRocks之前 , 已经有很多前辈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 。 ”
比如说Databricks的完全开源产品Apache Spark , 既使用Apache协议 , 又有闭源的商业化产品Photon , Databricks的商业化成功靠的是Photon的性能大幅领先Apache Spark 。 这种开放模式可以称为‘弱内核+宽松协议’ 。
还有一种开源类型是MongoDB , 普通用户是可以免费使用 , 但为了防止云厂商对其直接商业化 , MongoDB使用了SSPL这样比较严格的协议 , 即采用一种“强内核+严格协议”的开放模式 。
文章图片
“面对未来 , 鼎石科技会有两条商业化路径 , 一是提供具备更多企业级功能的企业版 , 包括更多的企业级运维工具 , 具有安全性和权限控制 , 资源隔离等功能;二是会推出一个纯云原生版本的产品 , 直接和公有云厂商合作 , 为客户提供全托管的弹性服务 。 我们在考虑开放源代码和商业化这两件事情的时候 , 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普通用户更易具备最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 ”这是叶谦对鱼和熊掌是否可以兼得最坦承回应 。
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曾说:“未来已经到来 , 只是尚未流行 。 ”也许科幻作家活在百年后 , 科技投资者和媒体人活在几十年后 , 但深耕在产业之中的实干者 , 以及产业变革所影响的人都活在当下 , 所以仰望星空 , 脚踏实地的鼎石科技格外让人期待 。 (文:达尼亚/数据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