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App)居然还在线吗?”其中一位运营者在接到采访人员电话后说 , “我以为早就被下架了 。 ”
而在南都·AI前哨站询问相关定价是否合理时 , 其中一位运营者这样回复:由于功能小众、计算复杂 , 需要收费高一点 , 这样才能补足成本 。 然而谈及App具体采用了什么技术 , 这四款App的运营商则都含糊其词 , 其中一位直接挂断了电话 。
多个应用商店均有类似App , 专家:应重新评估合规性
【AI看相,人脸数据去哪了?开发者称记不清,实测多处不合规】经南都·AI前哨站实测发现 , 除苹果应用商店外 , AI面相类软件还能在包括豌豆荚、小米应用商店、应用宝等多个应用平台内找到 。
对此 ,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麻策提到 , 当同一人的面部数据能够导出不同的测评结果、其背后技术又不公开时 , 可以认为此类App可能涉及了虚假宣传 。
他认为 , 除了《规定》中提到的单独同意之外 , 信息处理者只有在满足“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才可处理人脸识别信息 , 而此类App的目的“可能有违公序良俗” , 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非法性 。 而平台在新规生效后 , 应对已上架的App重新进行合规性的评估 。
“当用户或监管机构对应用市场提出了这方面的举报投诉 , 那么应用市场有必要实施一定干预 , 可能包括暂停下载 , 或者将它下架 。 ”麻策说 , 若平台知情而不进行相应处理 , 也需要承担相关行政监管责任 。
采写:南都见习采访人员胡耕硕
编辑:蒋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