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只看不买”,地产大佬纷纷抛房退市,近两年还能买房吗?

购房者“只看不买”,地产大佬纷纷抛房退市,近两年还能买房吗?

----购房者“只看不买” , 地产大佬纷纷抛房退市 , 近两年还能买房吗?//----

购房者“只看不买”,地产大佬纷纷抛房退市,近两年还能买房吗?


"multi_version":false

文/诸葛找房

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 今年的楼市似乎与季节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 。 从年初冬季的冷淡 , 到三四月初春的“小阳春” , 再到五六月入夏的火热 , 又随着八九月入秋而降温 , 至如今入冬后回归了平静 。

可以说房地产行业旺季不旺 , 即使房企们较劲了脑汁变相促销 , 也没能改变什么 。 就全国大部分城市而言 , “银十”清冷收官 , 市场延续“金九“的低迷趋势 , 整体表现未达预期 , 市场热度下滑 。 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得数据显示:10月重点40城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微降3.1% , 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分别为-1.3%、1%、-12.3% 。

对此 , 《人民日报》发布了评论性文章 , 明确证实了“楼市当下观望气氛浓郁 , 房企销售压力增大”的事实 。 其中明确指出 , 房地产企业面临销售低迷的现状 , 年底资金回笼困难 , 不少企业出现打折促销的局面 。 而中科院研究报告此前也曾提到 , 高房价过后 , 能买房的家庭积蓄都流入房地产 , 而买不起房的家庭 , 望着高价 , 在房价没有回调之前 , 也只能望房兴叹 。

在生意不好的局势之下 , 银行的不与合作让众多房企“活下去”的困境雪上加霜 。 正如同一位从业者在总结行业形势时所说的那样:“四处找钱”已经成为各大房企主旋律 , 不是正在融资 , 就是在融资的路上 。 幸运的开发商也许跑个七八家银行才能借到钱 , 甚至有很多开发商不得不把手伸向国外的融资机构 。 而不幸的开发商大多已经没什么业务可做 , 徒有虚名 。 撑不住宣布倒闭的从年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家 , 而且还在以平均每周10家的速度持续增长 。

从《10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来看 , 10月份用户信心指数为94.0 , 环比下降4.6%;认为今年房价仍会上涨的购房者占比35.7% , 环比下行 。 10月份经纪人信心指数为104 , 环比持续下降 , 降幅1.7% 。 由此可知 , 购房者们的观望气氛还在持续加重 , 而且是连续数月的下降 , 不排除会在短期内难有起色 。

开发商也不再“趾高气昂” , 众龙头大房企带头促销 , 广州、天津、山东、武汉等多个城市传出降价促销的消息 。 为了不让之前买房的业主知道 , 还要求享受优惠的购房者签保密协议 , 以防现价走漏风声 。 而类似的“自救”操作还有很多 , 购房者却“铁了心”的只看不买 。 被逼急了的传统行业 , 不得不从线下转到线上 。 今年京东、苏宁、天猫都在双十一启动了1元拍卖、上架特惠房源等活动 , 据传此前拍卖成交的房子比市价便宜了好几十万 。 看来 , 论变相促销 , 房企们是专业的 。

另一方“炒房投机客”也扛不住压力开始散退 , 在一线城市的新盘走访中 , 销售表示10个看房的人里9个都是为了自住 , 有投资意愿的看房者屈指可数 。 如果这些都不足以叫醒一个执迷不误的人 , 那么地产大佬们的以身作则应该更有说服力 。 几两年楼市正热时 , 李嘉诚的抛房行为让人们所不解 。 时至今日 , 人们却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 , 而且近日 , 李超人又有了新的动作——40亿出让了大连西岗山黑嘴子项目 。

除了李嘉诚以外 , 从立下1个亿小目标的王健林也因甩卖了近700亿地产而被广为热议 。 本以为这两位的做法只是他们企业转型的一个特例 , 不足以代表整个行业的发展 。 但近日 , 潘石屹夫妇也传出了抛房的消息——将手下8大SOHO全部清仓 。 都说事不过三 , 有一有二 , 不能再三再四 , 但房企退市脚步并未罢休 。 除此之外 , 还有厦门钨业、紫金矿业、万泽股份、大港股份、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上市集团也相继宣布将退出房地产业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