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好好睡觉,怎么变得这么难( 三 )


“睡眠自由 , 还须自律和取舍 。 ”李中认为 , “重视睡眠需要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 , 教育很关键 , 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的引导非常重要 。 ”
“睡眠可以恢复人的精力和体力 , 调节人的情绪 , 提高人的免疫力 , 促进皮肤或者细胞的再生 , 清除大脑代谢废物 , 巩固记忆力、提高专注力 , 给人灵感……作为一名睡眠医学工作者 , 在我看来 , 睡眠甚至比吃饭和运动还重要 , 在所有健康因素里优先级很高 。 ”孙伟说 。 “不管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从2022年起到2030年要达到7~8小时’的‘睡眠新国标’ , 还是现在热烈讨论的‘双减’对保障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的决心 , 都传达出国家层面对睡眠健康的重视 。 但在个人层面 , 很多人还没有把睡眠健康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 。 ”
“客观环境不易改变 , 但仍要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 , 采取一些积极有益的助眠措施 。 ”尹国平认为 , “白天多晒太阳 , 多运动;睡前避免玩电子产品 , 尤其是看情节激烈的影视作品或玩游戏 , 选择利于平和心态的睡前读物;保持睡眠环境的黑暗和安静 , 室内温度以20摄氏度左右为宜……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 ”
孙伟将自己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为“上下不动静”五字法则 , 五个字分别代表晚上定点上床;早晨定点下床;不补觉、不赖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白天有氧运动1小时;每天静心练习1小时 。 孙伟说:“睡眠自由很难 , 但在正确方法的帮助下 , 每个人都能多为自己创造一些自由的空间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