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数字人」亮相GTC,拉开英伟达「元宇宙」版图,还想打造第二个地球( 二 )


第一部分是数据库引擎Omniverse Nucleus——用户可在此连接并进行3D资产和场景描述的交换 , 需要进行建模、布局、阴影、动画、照明、特效或渲染的设计师可以一起协作创建场景;
第二部分是合成、渲染和动画引擎——虚拟世界的模拟 , 比如英伟达的图形技术可以实时模拟每条光线如何在虚拟世界中反射;
第三部分是NVIDIA CloudXR——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软件 , 可用于将扩展现实内容从 OpenVR 应用程序传输到 Android和 Windows设备 , 允许用户进出Omniverse 。
而在今天的演讲中 , 黄仁勋新介绍了两个Omniverse延伸技术——合成数据生成引擎Omniverse Replicator、用于创建交互式AI化身的Omniverse Avatar 。
具体来看 , Omniverse Replicator可以基于现有数据持续生成用于训练的合成数据 , 当前主要用在针对自动驾驶与先进辅助驾驶的DriveSim , 还有机器人的IssacSim项目中 。
【黄仁勋「数字人」亮相GTC,拉开英伟达「元宇宙」版图,还想打造第二个地球】相较于现实世界的数据训练 , Replicator不再需要高成本、且费时费力的人工标注数据 , 而是自行生成符合真实物理世界的数据 , 包括速度、深度、特殊天气条件 , 从而在保证成果准确性的同时 , 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
再来看Omniverse Avatar , 这是一款基于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推荐引擎和模拟方面的技术生成的交互式AI化身 , 并且具有光线跟踪3D图形能力 , 背后的技术支撑包括Megatron 530B大型语言模型、NVIDIA Metropolis提计算机视觉框架等等 。
在演示环节中 , 基于Avatar开发的智能操作台应用程序“Tokkio” , 能够以一种自然、无卡顿的状态与两位顾客进行交谈 , 并在了解顾客的意愿后准确的推荐产品 。
黄仁勋「数字人」亮相GTC,拉开英伟达「元宇宙」版图,还想打造第二个地球
文章图片

另外 , 开发者可以将它整合到DRIVE ConciergeAI“变身”为车载系统AI助理 , 也可以用在会议应用中 , 结合AI降噪、即时翻译、语音合成等技术 , 做到消除背景噪音、实时翻译 , 甚至是进行多语言会议的效果 。
黄仁勋「数字人」亮相GTC,拉开英伟达「元宇宙」版图,还想打造第二个地球
文章图片

以上之外 , 黄仁勋还公布了Omniverse平台另外4个更新功能:
Showroom——一个包含演示和示例应用程序 , 展示了Omniverse核心技术;
Farm——一个系统层 , 用于协调跨多个系统、工作站、服务器和虚拟化批作业处理 , 可以用于批量渲染 , AI合成数据生成或分布式计算;
Omniverse AR——可以将将图形串流到手机或者AR眼镜;
Omniverse VR——首款全帧交互式光线追踪VR 。
黄仁勋「数字人」亮相GTC,拉开英伟达「元宇宙」版图,还想打造第二个地球
文章图片

总结 看完整场发布会 , 想必大家也发现了 , 相比于当前更多强调“沉浸式”的元宇宙概念 , 英伟达的“元宇宙”更多偏向于“数字孪生” , 具体表现为远程实时协作、虚拟人化身 , 以及将现实环境“复制”到虚拟环境进行训练测试等 。
而显然 , 市场对于这类“元宇宙”是十分喜欢的 。
这不 , 截至完稿 , 英伟达开盘每股319.73美元 , 较此前收盘上涨11.69美元 , 涨幅达到3.79% , 市值由收盘前的7701美元增加至7993亿美元 。
黄仁勋「数字人」亮相GTC,拉开英伟达「元宇宙」版图,还想打造第二个地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