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为何要废原配皇后?孙贵妃是如何当上皇后的?( 二 )


文章插图
明英宗朱祁镇二次登基,年号天顺,在天顺六年,朱祁镇的亲身母亲孙氏过世,葬入景陵与朱瞻基合葬 。
天顺七年,明英宗朱祁镇在自己皇后钱氏(朱祁镇非常宠爱钱皇后)的劝说下,给予了前废后胡氏追封,甚至还与此事和当朝首辅李贤商议过,追封其皇后尊号,并重修了胡氏的陵寝 。
“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 。”——李贤朱瞻基的两任皇后胡氏和孙氏都让人唏嘘不已,在封建皇家里,这样的子凭母贵的例子比比皆是 。
朱瞻基与原配皇后胡善祥的婚姻,就像是一段孽缘,原本不应该在一起的两个人被强行安排在一起,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惨的结局 。

朱瞻基为何要废原配皇后?孙贵妃是如何当上皇后的?

文章插图

永乐八年,朱棣在内部放出消息要挑选未来的太孙妃 。第一时间得知这一消息的宫外人,是太子妃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 。
彭城伯夫人的老家在永城,而永城主薄孙忠的女儿孙氏聪明伶俐,肤白貌美,彭城伯夫人便将他的女儿介绍给张氏,张氏又介绍给朱棣 。
毕竟太孙朱瞻基是张氏的儿子,作为母亲没有任何理由害儿子,所以朱棣答应将孙氏接进宫,由张氏抚养 。
当时的孙氏年仅十岁,与朱瞻基的年龄相仿 。
孙氏由张氏抚养,自然是住在张氏的住所太子宫,而朱瞻基也是住在太子宫,对于新来的孙氏,朱瞻基非但没有反感,反而特别有好感,两个人天天在一起玩,培养了浓厚的感情 。
在朱瞻基看来,孙氏就是他未来的太孙妃、太子妃、皇后 。如果不出意外,孙氏肯定是一直居于正宫之位人 。而人算不如天算,偏偏发生了意外 。
永乐十五年,到了正式挑选太孙妃的时候,朱棣突然间发现了一个问题,孙氏是永城人,张氏也是永城人,一个地方出现两位后宫之主,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
毕竟纵古至今有多少后戚乱政的事情历历在目,他朱棣可不想走这一趟浑水 。
于是司天监在朱棣的暗令下,表示夜观天象,太子妃应当出现在济河间一带 。

朱瞻基为何要废原配皇后?孙贵妃是如何当上皇后的?

文章插图

当时的锦衣卫指挥胡荣就是济河间一带的人,而胡荣的大女儿胡善围早就在洪武年间便已经在宫中担任女官 。
胡荣与女儿胡善围暗箱操作,将小女儿胡善祥送进皇宫,经过朱棣的验收,胡善祥成功替代孙氏成为太孙妃,而孙氏则成为太孙嫔 。
到这时,胡家人肯定认为他们家离飞黄腾达不远了,却没有意识到他们家飞黄腾达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个能够定义他们一家子命运的人,对他们产生了极其厌恶的情绪 。
这个人就是朱瞻基 。
朱瞻基与孙氏青梅竹马七年,早就认定了孙氏,可是胡家人却横插一脚,打了朱瞻基一个措手不及,被迫性的做了一件违心的事情 。
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继位仅十个月就驾崩,年仅二十八岁的朱瞻基继承皇位,同时提供了一个明显的政治信号,那就是废后 。
按照规定,只有册封皇后才能够赏赐金宝、金册,而专门负责此事的礼部尚书胡濙察觉到朱瞻基内心的想法,以孙氏贤惠为由,应赏赐金宝、金册 。
关于这一点,朝中有不少大臣提出反对意见,但奈何不了身为皇帝的朱瞻基 。
朱瞻基坚决认为可行,胡濙也坚决认为可行,大臣们只能无话可说 。
毕竟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礼部尚书 。

朱瞻基为何要废原配皇后?孙贵妃是如何当上皇后的?

文章插图

胡濙的这次试探以胜利告终,变得更加卖力,在上报礼仪的时候,竟然敢以皇后的礼仪上报,朱瞻基照单全收,既然你敢上报,我就敢做,反正我也想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