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小知识( 二 )


答:疏松的土壤,通气和排水性能良好,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适于茶树生长;粘重土壤,通气性差,排水不良,根系发育受阻,导致树冠生育不良。土壤质地一般以砂质壤土为好。砂性过强的土壤,保水力弱,土壤水分贮存量少,干旱或严寒时枝叶容易受害。而质地过于粘重,虽然保水力强,但土壤通气性差,根系发育不良,吸收机能不强。
问:茶树为什么要修剪?都有哪些修剪方法呢?
答:通过修剪对茶树的生长与发育、树体营养的分配和运转进行适当调控,使其树势生长旺盛,塑造成高产的树型。修剪依据方法不同,有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多种形式。
问:为什么有些红茶当中叶底看起来有些杂乱呢?
答:这多是因为原料采摘时匀净度不够造成的。因为茶的嫩叶在加工中萎凋失水慢,揉捻易成紧条,锋苗好,发酵易红变。而老叶失水快,同一时间揉捻不易成条,多碎片而形成红朴黄片,发酵不易变色,造成毛茶叶底有青张暗片。干燥时由于老嫩不匀而造成含水量不一,干湿不匀等现象,造成毛茶的匀净度差,叶底难看。
问:包种茶是怎么做出来的?
答:包种茶按外形特征分有条型包种茶和半球型包种茶两种。条型包种茶不重视芽尖及白毫,而求条索紧结美观,可稍重揉捻,常用二次揉捻,使茶叶完全卷曲紧结成条,然后解块、干燥;半球型包种茶(如台湾冻顶茶和松柏长青茶)炒青后经初揉、初干、团揉(包布揉和复炒)等三个步骤。
问:审评时所说的”四因子“是指什么呢?
答:审评时,先干茶审评而后再开汤审评。前者看外形的老嫩、条索、色泽、净度四个因子,与标准对照,初步确定品质的好坏。后者看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四个因子,对照标准样,决定茶叶品质的高低,进行等级的升降。然后根据外形、内质各因子的评分和评语,确定茶叶的等级。
问:怎么判断花茶的香气是比较好的呢?
答:花茶中蕴含香气如何,是非常重要的,它有三项质量指标:一是香气的鲜灵度。即香气的新鲜灵活程度,与香气的陈、闷不爽相对立;二是香气的浓度。即香气的浓度深浅程度,与香气淡薄浮浅相对立,一般经过三次窨花,花香才能充分吸入茶身内部 ,香气较为浓厚耐久;三是香气的纯度。即香气纯而不杂,与茶味协调融合的程度,与杂味、怪味、香气闷浊相对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