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钱|了解再多的育儿知识,也无法成为合格父母,你还缺这个

究竟应该怎么做好父母?不知道,看了一大堆育儿书也不知道,听了一节节育儿课也不知道,查了一篇篇育儿资料也不知道。想要知道怎么做好父母,就应该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要清楚家长的哪些行为会让孩子感到不妥。  
其实一说起让孩子感到不妥的家长的行为,不少人纷纷想到了被家长“代为保管”的压岁钱。不过对于家长而言,压岁钱是通过人情付出的,所以孩子把压岁钱给自己是无可厚非的,这点也说得通,但有一点却说不通,那就是家长对于孩子零花钱的归属观念。  
  
  
零花钱|了解再多的育儿知识,也无法成为合格父母,你还缺这个  
文章插图  
  
应该有不少孩子有过类似的经历,某天爸爸妈妈拿了个存钱罐过来,告诉孩子以后可以把钱存在里面。孩子看到存钱罐后就很开心,于是每天一毛两毛的存在里面,舍不得吃冰棒舍不得喝汽水,把钱都存在里面,想着等存的差不多了就买自己想要的大玩具。然而当孩子千辛万苦快要存满的时候,一看存钱罐却已经被打破了,问父母的时候才知道是他们打破的,大多借口都是现在缺钱要做点什么,然后把孩子的钱拿去,等以后再给孩子就行了。以后到底有没有还给孩子,不同的家长做法不同,但唯一肯定的就是,孩子从此以后再也不存钱了,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  
对于家长来说,自己拿孩子的钱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毕竟这是自己给孩子的钱,所以也是自己的钱,自己拿自己的钱还能有什么错吗?家长在对待零花钱的归属权上模糊处理,不仅一盆冷水泼在孩子滚烫、期待的心上,而且掐灭了孩子萌动的理财种子,当今后家长们责备孩子不懂得存钱,给多少花多少的时候,更应该想一下导致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究竟是谁。  
  
  
零花钱|了解再多的育儿知识,也无法成为合格父母,你还缺这个  
文章插图  
  
家长的这种做法,是父母直接对孩子做出的举动,但还有一种行为,是父母觉得是自己的事情,实际上却波及到了孩子,那就是夫妻双方相互指责。  
现在有些年轻人有了工作之后都不愿意回去,希望离家越远越好,也不存在恋家情结。如果你身边有人是这种心态,那么他的原生家庭多半就存在这种情况:父母两人相互指责。  
比如在孩子吃饭的时候,母亲开始抱怨,说这些年跟着孩子父亲吃了多少苦等等,抱怨他挣不来钱、看人脸色等等,总之是生活中一些极其琐碎的事情,都一股脑倾倒给孩子。即使当孩子上学后,母亲打电话过来也是抱怨家里的事情,导致孩子对家里产生排斥心理,不愿意回家。  
  
  
零花钱|了解再多的育儿知识,也无法成为合格父母,你还缺这个  
文章插图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一些夫妻感情不牢固的家庭,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母亲在孩子面前抱怨孩子父亲没本事,孩子父亲一回家也冷着脸,孩子根本感觉不到家里的温暖,每次回家都会胆战心惊。然而父母把这一些原因都归罪于孩子,要么觉得如果没有孩子两个人就会更自由,要么就是告诉孩子一直坚持到现在就是为了让他有父有母,让孩子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对孩子心理和生理发育都极其不利。  
当父母感情出现不合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形婚。虽然表面上两人是夫妻,但实际上却各干各的,两个人在家里像陌生人一样,这样也极易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往往会容易导致孩子心理阴暗。  
  
  
零花钱|了解再多的育儿知识,也无法成为合格父母,你还缺这个  
文章插图  
  
比如有些夫妻感情不和,但女方还要靠男方度日,于是在每次需要钱的时候,就让孩子去要钱,比如说买菜需要五十块钱,就告诉孩子向父亲要一百块钱,然后剩下的五十块钱自己存起来。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就会导致性格压抑,脾气往往易怒、暴躁,甚至会因为吃饭盐放多了而发火。实际上这并不是一顿饭的问题,而是长时间积攒在内心的不满导致孩子心态失衡,甚至对父母的态度也是冷冰冰的没有丝毫温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