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
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大家好 , 我们的第二期 【学术趴 · 精读】视频来啦!
提到 像素艺术 , 想必大家不会感到陌生 , 尤其是对游戏玩家而言:从上世纪从海外舶来的红白机和街机台 , 到近些年 《风来之国》《霓虹深渊》等优秀的国产游戏 , 这些作品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回忆 。
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这种艺术风格 , 如今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立范、复古范 。 被广泛运用于商业插画和时尚设计 。
然而 , 你又是否了解像素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 , 在VR、AR等影像技术相当成熟、分辨率已蹿到4K、8K乃至16K的今天 , 像素艺术为何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希望今天学术趴的视频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解答——
文字版介绍
1. 像素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像素“pixel”一词 , 是“picture”和“element”的组合 , 意为图像的元素 , 它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 。
像素本质 , 是感光元件在感光后 , 经过一些列转化 , 进而输出在图像上的一个单位点 。 一个点即代表一个像素 , 它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 。 同一副图像中的像素大小是固定的 , 且一个像素仅记录一种颜色信息 。
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以单个像素点为单位绘制的图形 , 就是像素图 。 在计算机发展早期 , 像素图成为有限尺寸下的最优化表现 。 1984年 , 苹果Mac系统初代的图标就是典型的1-bit像素图 。
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1982年 , 苹果公司还开发了一款专为Mac操作系统推出的位图编辑程序MacPaint[1] , 在软件中已经可以看到MS“画图”软件的影子 。 用户可以创建尺寸为 416x240 的画布 , 通过选用预设的图形形状和纹理图在画布上绘制图像 。
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MacPaint程序的编写者Bill Atkinson在MacPaint上绘制的自画像
但最终 , 该软件还是因商业表现不佳 , 于1998年中止销售 。 当时的计算机设计者虽然预见了电子图像在未来的广阔发展空间 , 纷纷投入进数字图像的研究与开发 , 可是实际发展情况却并不如当时人们预期中的那样顺利 。
值得庆幸的是 , 游戏开发设计者们接住了发展像素艺术的接力棒 。
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1983年 , 任天堂Famicom问世 , 成为电子游戏的里程碑 。 在商业竞争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 , 游戏开发者们逐渐摸索出一套高效可行的图像创作规律 , 形成了我们如今所熟悉的像素风格:
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文章图片

首先 , 为了保证游戏操作 , 画面需要清晰高效 , 因此强调简练的线条轮廓和对比强烈的配色 , 同时去除难以表现的细节 , 保留突出的特征 。
此外 , 为了在有限颜色范围内制造更加丰富的观感 , 游戏还会利用色彩抖动 , 在相邻像素间加入彼此的颜色 , 将4种颜色 , 组合出22种颜色 , “欺骗”眼睛感知更多色彩 , 增加画面层次 。
从科技原点到潮流美学,像素艺术究竟有何魅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